第07版: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一场关于经典的深度对话
彭兴奎
《培根铸魂话经典:王登峰、陶继新对话录》 王登峰 陶继新 著 齐鲁书社

    《培根铸魂话经典:王登峰、陶继新对话录》是一部对话录,是“说”出来的一部书,读者看,也是“听”。一说一听,就相对具备了某种意义的轻松和自如。于作者,没有了创生高头讲章的艰辛;对读者,也免去正襟危坐攻书的费力和沉闷。作者似乎也看重、自信这种独特表达和接受效果。陶继新如是说:王登峰“即兴谈论经典诵读的时候,纵横捭阖,大气磅礴,而且妙趣横生,极有品位。也许正因如此,他不时激活我的思维,让我的灵感频频闪现,于是就有了与之相应而生的话语”。真实,也有一分自谦,因为陶继新曾先后与魏书生、王崧舟等人“不带讲稿侃侃而谈,且将录音文字略作修改与增删,分别出版了著作”,并非唯此一次。

    看似寻常实则奇崛

    这部书毕竟又是“写”出来的。除了录音稿“稍作修改”的动笔,更有读者难以察觉和了解不到的前写作、潜写作、诗外功夫,学术经历和专业、工作背景,正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作者一位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也是北京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从心理学到语言文字管理再到传统文化和经典研究,跨度不可谓不大,但他成功转换得胜任而乐为。另一位则是著名教育学者、媒体作家、演讲家、《中国教育报》200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年度卓越贡献人物奖得主。

    作者徜徉于经典如诗如画的语言之美,感到由经典语言构筑起来的内容是一座座巍峨的精神丰碑。经典洗礼人的灵魂,也在不经意间叩击着作者的心扉。于是,可以从那行云流水般美妙的文字中,时时听到高贵灵魂的歌唱,从而让作者心向往之,自觉不自觉地“学而时习之”。而作者诵读经典,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终生之行。正是因为有了这番功夫,二人对话经典教育,可谓旗鼓相当、珠联璧合。

    “根”如何培“魂”如何铸

    全书分五部分,前两部分讲为什么读经典,后三部分讲如何读经典。经典,并非一个陌生的话题,但也绝非尽人皆知。学院书本和课堂上的“经典”研究可能与大众实际不搭,甚至距离甚远,而某种程度“活”在历史文化遗存之中的普通人却未必自知经典对他的影响。“中国人受到中国文化五千年的浸润,到今天尽管我们对经典当中的很多东西不了解,但是你是个中国人,你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正是问题纠结缠绕的正反面。何为经典,经典的内涵是什么,外延边际在哪里,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经典遭遇到怎样的挑战,经典教育有哪些误区,经典作为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思想资源,如何创造性转化,回归当代文化现场,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凡此种种一系列重要话题,本书均予以回答。“根”为何培,“魂”为何铸,是前两部分的中心议题,主要解决认识问题,“要重新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人生智慧武装现在的中国人”。

    后三部分讲“根”如何培,“魂”如何铸,是解决实践问题,操作落实问题。明白了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不单对民族、国家有利,而且对个人的成长和修养都非常重要。这么好的事情怎么把它做好,其实是我们目前更应关注的问题”。书中给出的框架和措施思考是:第一步,建立中华经典资源库,选择能代表整个中华文化精髓的基本要件、基本篇目。第二步,检索目前大中小学语文课本涉及的经典诗文篇目,如有缺欠从中华经典资源库补齐,确立不同等级和阶段的应知应会内容。有了这个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就可以根据标准按照情况来选择,这就避免了一说经典和传统文化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学习内容、标准难以落实到人落实到位的问题。再分别采用讲解、朗诵和吟唱、书写四种方式进行展示、传播和教育。

    未经雕琢自然天成

    据笔者统计,全书或详或略谈到三十几个事例,闪亮抢眼,甚至颇有诗性。这里说“诗性”,或可指鲜活性、奇异性、罕见性。如《易经》易学课程例,二十四节气课程例,校长介绍书“点燃”教师例,行走与写诗课程例,甚至老咪成长例、苏静成长例、扭耳朵例……这些学经典用经典传播经典的故事,师生各自成长、相伴成长的故事,是应该讲好的中国故事的一大类别。读之眼亮,思之脑开,令人惊叹,供人欣赏,更可复制,可借鉴,其后的理念和思想动因更是不可忽视的内在激发。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是楷模故事,体现经典和学习经典的力量:王登峰用15年时间,从形容词研究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格方面的差异,致力于解决学术课题,以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陶继新49岁开始背诵《论语》,70岁又连续背诵三遍,几十年研习传承经典,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本书系主体内容现场对话而成,所以,未经精雕细刻,而是自然天成。正如作者夫子自道,“对话体文章由于多属‘即兴’作品,所以,也更活泼。由于一旦棋逢对手,灵感便频频闪现,甚至有了以前通讯作品中鲜见的生气乃至深刻,这并不是说自己多么了不起,而是我往往被我的‘对手’激活,使我不经意间思路大开,不过我的对话文章并非全然精品,有时对话双方一时进入不了状态,有些对话内容就有了不尽如人意的缺憾,但是我并没有进行过多的修改,有意保留了这份真实与自然,以前我也曾强调过修改的价值,可是当老子的‘道法自然’走进我的心灵之后,我就特别崇尚起真诚与自然来,所以面对这些缺憾,我并没有感到羞愧而是更好地学习,以期对话出更有价值的文字来”(P97)。这里说出了四层意思:本书的活泼、生气勃发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作者谦恭的品格,本书可能的缺憾和不足,更高层次的思想和写作追求。果如是,读者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还会读到作者哪怕同一主旨同一创生方式的更深刻完美的著作。

    作者持续不断而又快乐无比地行走在经典之路上的时候,也希望对读到此书的人们有所启示。当然,不能只是读读而已,还要真正爱上经典,生成自己的感悟,让生命产生质的飞跃,并由此收拢一种特殊的幸福。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学院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