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
为每一个孩子种下 “职业理想”的种子
刘晓 王海英

    职业启蒙作为一种有意识地影响学生体验、认知、探索以及规划职业的活动,对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完善全生命周期职业教育体系和推动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职业启蒙在具体探索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高度认识职业启蒙的时代价值

    首先,职业启蒙是合理优化劳动资源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越发突出,劳动力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教育选择的合理匹配仍然薄弱,缺乏系统的职业启蒙和指导以将教育与就业需求进行耦合。在深入匹配就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个体未来职业发展倾向和智能基础,进行更理性、更适合的职业启蒙和指导,可在一定层面上解决劳动力失衡、结构性失业等社会问题。

    其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贯穿于职业启蒙、职前培养、职后培训、面向老龄社会的终身职业教育的全生命周期的教育体系。因此,职业启蒙是实现普职衔接的桥梁,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根基。

    再其次,职业启蒙是明晰个体未来生涯发展的需要。职业启蒙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窗口,通过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设计,帮助个体选择更加满意和与之更加匹配的职业,为未来的学科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择业就业等做好准备。

    深刻理解职业启蒙的时代意蕴

    在时间维度上,职业启蒙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主要对应幼儿园、小学,将围绕职业类型、特点进行普适的职业认知和体验教育;中级阶段主要对应初中,将围绕个体兴趣倾向、智能优势进行初步的生涯指导教育;高级阶段主要对应普通高中,将围绕学生智能基础、职业理想等主观条件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家庭情况等客观条件进行合理的职业方向规划。

    在教育内容上,职业启蒙主要以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为主。通过引导学生从对“职业”以及“自我”的认识转化为对“职业自我”的综合认识,帮助他们经历职业感受、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规划等几个阶段,达到沟通职业态度与职业行动的目的。

    在实施方式上,职业启蒙是通过职业体验、职业角色扮演、劳动实践等形式开展的。其核心路径是“职业体验”,可与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家长、学校、社区等联合,整合社会组织资源,通过游戏、小组课程、实践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职业世界,增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责任心等,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建设,并从各类职业体验、课程活动、劳动实践中理性审视“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向“最为理想的职业人生”前进。

    协同推进职业启蒙的实施路径

    从目前开展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实践的难点:一是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中小学、幼儿园都还尚未发挥职业启蒙的重要主体作用。二是由于职业启蒙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理论界对于职业启蒙教育理论的系统性研究不够充分,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性设计和可操作的实践模式。三是在具体实施中,普通中小学由于资源有限,面临着授课教师数量少且缺乏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教学设备和场地不足、课程缺少“职业”特色等现实困境,导致实践难以有效落地。对此,笔者建议:

    一要加强职业启蒙的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为实践活动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引。围绕“实现什么样的职业启蒙”和“怎样实现职业启蒙”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一线实践分析,细化幼儿园、小学、中学各阶段职业启蒙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和评价等,为职业启蒙实施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整体设计职业启蒙教育,构建层层递进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二要强化职业体验中心的基础建设和内容活动,提高职业启蒙实施水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科课程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职业启蒙校本课程开发等多样化课程形式全方位落实职业启蒙。以具备职业启蒙理论知识和相应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师资为实施主体,同时对现有中小学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由职业启蒙研究专家、家长、职业院校教师以及高校优质“导生”等组建教师共同体,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进行职业启蒙方案设计、实践落实和评估指导。以多样化教育形式扩宽职业启蒙渠道,通过STEM课程服务、社团活动体验、校园“职业周”、职业调研活动、职业启蒙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彰显“职业”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兴趣。

    三是优化职业启蒙的教育资源配置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破解职业启蒙的现实难题。一方面,要健全职业启蒙系统化落实机制,在政府统筹下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职业启蒙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庭协助、社会支持”的四位一体保障机制,通过政府政策经费投入、中小学职校资源共享、家庭资源开发、社会职业体验基地资源建设等方式,破解职业启蒙实践资源不足难题,推动职业启蒙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系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