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百年大计 伟大精神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脱贫攻坚精神 不负人民守初心
张翔 张丽琴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教师蒙慧莲(左二)在家访。新华社发

    【总书记说】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精神阐释】 

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是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上下同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强大合力。

    尽锐出战。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党中央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优中选精、强中选锐,积极向脱贫攻坚主战场配置工作力量。

    精准务实。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开拓创新。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扶贫开发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

    攻坚克难。面对脱贫攻坚硬仗,我们党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不负人民。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第一位,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

【教育奉献】

    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生格局性变化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教育工作者立足教育系统自身特点,在推动贫困地区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奠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实基础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扶贫教授”廖和平带领评估团队,深入重庆、贵州、四川、黑龙江、吉林等13个省份的3000多个行政村,开展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撰写各类评估报告和决策咨询建议累计105份、315万字,扎实做好脱贫攻坚的“质检仪”和“助推器”。“博士书记”张骅3年驻村1000多天,逐户制定脱贫方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使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由2017年的2900元提高至2020年的1.2万元。“名校长爸爸”陈立群婉拒百万年薪聘请,离开繁华都市和亲人,远赴黔东南偏远山区无偿支教,成为当地唯一一所普通高中校长,躬身教育扶贫……数以万计的教育系统干部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带领乡亲们奔小康。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控辍保学”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任务。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以实际行动为“义务教育有保障”上紧保险阀。甘肃省康乐县的“劝返小分队”用19张火车票、9天车程和超过万里的行程找回了失学的三姐弟;在云南,蒙自市第三小学教师李乔生、曹盛昌每周坚持送教上门,教患有脑瘫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小童识字算数……为了实现“该入学的一个不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走”的目标,在崇山峻岭中,在茫茫人海中,一支支劝返工作队进行地毯式走访,全面摸清全乡辍学底数情况,不知疲倦进行宣讲,通过劝返入学、补偿教育、送教上门等方式让失学孩子重新开始了学习生活。

    教育战线通过直属高校定点帮扶、高校对口支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等方式,打响了教育脱贫攻坚战。高校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规划、分类指导,精准对接贫困县实际需求,探索出了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北京化工大学将城市生活垃圾、作物秸秆等高效分离提质预处理技术引入定点扶贫的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节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吉林大学累计引入扶贫资金1500万元,利用“快速液化农业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壤综合利用技术”,改良盐碱耕地1300亩,实现玉米最高增产每公顷1632.5公斤,累计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特色扶贫活动,“旅游扶贫联盟”“非遗(文创)扶贫联盟”等高校“扶贫联盟”,推动扶贫方式从“独立团”向“集团军”转变。

    2013年,扎史达瓦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曾一度犹豫是否让孩子们放弃学业。“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大女儿顺利考上大学并回到家乡幼儿园任教。”扎史达瓦说。现在,他的二女儿在云南民族大学读大三,长子在德钦中学读初二,同样享受着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没有后顾之忧。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打出了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专升本专项计划等一系列保障入学机会公平的“组合拳”,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全学段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得到彻底践行。

    脱贫攻坚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以行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他们中有用生命托起大山希望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有40多年扎根深山学校的支月英……在教育人的努力下,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作者单位分别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