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百年大计 伟大精神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创伟业
赵金飞

    【总书记说】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的讲话

    【精神阐释】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以毛泽东、李达、董必武、王尽美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怀着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座石库门房子里召开党的一大。其间,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这条游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也因此被称为“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

    陈独秀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7年1月,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大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使许多青年学子因此而果敢冲决封建思想的束缚。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陈独秀逐渐否定了过去信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开始转向科学社会主义,并从新文化运动积极转向建党活动。1920年8月,经过酝酿和准备,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成立,由陈独秀担任书记。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20年后,李大钊先后在北大史学系、政治学系等开设了“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现代政治”等5门课程,开了中国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之先河。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为了筹建中国共产党,他在北京多次会见共产国际的代表,商讨建党事宜。1920年10月,李大钊领导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者。1919年,陈望道从日本学成回国,受聘担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师,后因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而被迫辞去教职。1920年2月,受陈独秀等人委托,陈望道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老家柴屋内,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夜以继日、孜孜不倦进行《共产党宣言》的艰苦翻译工作。周恩来在1949年召开的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当着代表们的面对陈望道说:“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实践和革命活动中,从播撒马列主义革命思想火种,到建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组织;从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掀起大革命高潮……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从此,中国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理想信念和强大精神支柱。

    1921年,中共一大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当年,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曾为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经过中国革命的大浪淘沙,他们后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归宿。为什么有些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做到矢志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什么又有些人面对复杂局势,经不起考验,中途脱党,甚至叛党投敌,沦为汉奸?答案只有一个: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决定了其人生的基本走向。

    毛泽东与董必武一起参加中共一大,又同时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见证革命成功,这不是偶然的。1920年,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正如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所说:“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董必武比毛泽东年长7岁,是一位晚清秀才,他最早接触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后来追随孙中山先生,之后又帮助过蔡锷的靖国军搞过一段时间的兵运,最后才逐渐接受了马列主义。在烟雨迷蒙的南湖之上,35岁的董必武找到了他将为之奋斗一生的信仰。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南湖红船上诞生之日起,就公开宣布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实践活动和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杰出代表。如李大钊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自勉,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英勇就义;毛泽东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的6位亲人先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何叔衡在江西苏区突围时英勇牺牲,践行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革命誓言;邓中夏在狱中留下遗言:“一个人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周恩来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国共产党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红船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也是激励新时代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精神。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创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和奉献的力量,有助于我们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