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百年大计 伟大成就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学前教育 公益普惠跨越发展
高丙成 孙蔷蔷 刘占兰
山东省枣庄市文化路小学润泽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玩“立蛋”游戏。吉喆 摄

    1986年至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1986年 2.1亿元

    1996年 29.5亿元

    2006年 124.5亿元

    2016年 2804亿元

    2017年 3256亿元

    2018年 3672亿元

    2019年 4099亿元

    2020年 4203亿元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先后在瑞金、延安等地建立托儿所和保育院等,在物资匮乏和革命形势严峻的时期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核心理念,为培养和教育革命后代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婴幼儿的成长,明确规定了我国学前教育的社会公共福利性质,掀开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被纳入党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春天。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确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着力扩资源、保普惠、建机制、提质量,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公益普惠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学前教育资源和普及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首要条件,直接反映着学前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求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很低。1929年,全国幼儿园数量829所,在园幼儿3.2万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1799所,在园幼儿1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0.4%。此后,党和政府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民办园发展等多种途径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我国幼儿园总数达到29.17万所,在园儿童达到4818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2%。

    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经费投入结构逐步优化

    教育经费是支撑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投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逐步建立了单位福利体系下的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开放后,学前教育开始探索多方筹资的投入体制。1986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为2.1亿元。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至1999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达到45.5亿元。

    2010年后,我国开始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先后实施了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项目、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等一系列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逐步提高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支持水平。

    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4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幼儿园生均教育经费达到12954元,比上年增长9.14%。

    办园条件全面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提高保教质量作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注重通过各种措施全面推进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将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三化教学法(故事化、游戏化和歌曲化)确立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等文件,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深入开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合理布局空间、设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学习探索、安全、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和玩教具,幼儿园办园条件不断改善,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以及生均图书等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和政府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通过加大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多种方式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努力保障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权益、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达到519.8万人,园长30.8万人,专任教师291.3万人;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5.7%;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占比达到72.3%。

    区域差距逐步缩小,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于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前,幼儿园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公社纷纷兴建托儿所和幼儿园,农村幼儿园数量和在园幼儿数量迅速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等政策文件,促进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各级党委和政府注重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重点向中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倾斜,城乡差异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

    从2012年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最大的15个省份都在中西部,东中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就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未来,我国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所有儿童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安全、更加优质、更加公平、更加完整的学前教育,确保所有儿童能够接受高品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