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30日 星期三
描绘百年印迹 传承红色基因
——专家座谈《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
遵义会议会址
延安宝塔山
中共二大会址
南湖红船 本版图片选自《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插图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执笔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上下册)近日在京首发。本书以革命旧址为主体素材,以手绘美术为展现方式,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和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6月22日,《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与会专家畅谈了该书出版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李红喜(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级巡视员):

    作为党史工作者,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我有幸读过它。我觉得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导向正确。这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红色文化和革命文物的重要论述。手绘和文字相结合,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这本书主要通过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等红色文化印迹的图画和文字,形象生动又十分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和光辉的革命历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二是形式新颖,独具特色。本书以文字和手绘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党的历史,在以前党史读物中是很少见的。文字和手绘相结合,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画传、图传等。这本书以简短又准确的文字和生动传神的手绘,既用文字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党的历史,又给人们展示了纪念馆、展览馆、纪念地、革命博物馆等各种红色印迹;既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又是一本红色导览图,较好地实现了学术性和通俗性的结合。

    三是内容丰富,文字凝练。这本书以上下两册的篇幅,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史,既是党的历史的高度展现,也是革命精神的形象反映;既完整地概述党的创建、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也有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袖和李大钊等中共主要创始人的人物与故居相结合的介绍,还有党的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纪念馆、长征纪念馆等重大事件纪念场馆的生动记录。

    这本书是一部学习党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优秀读物。打开来,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历史,带给人们以知识、智慧、理想信念和美的享受;合起来,是一处厚重的思想丰碑,引人沉思,令人遐想。

    宋学勤(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三个特点——权威性、艺术性、学术性,三个相统一——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这“三个特点”与“三个相统一”在这本书中得到特别好的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怎么利用好?怎么发扬好?怎么传承好?是我们党史研究者和宣传者需要下功夫的问题。这本书很好地从权威性、学术性、艺术性的角度把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

    一是体现了卓越的史识。这本书结合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进行选点,非常好地体现了本书编委会的卓越史识。我们说它的权威性,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遗物旧址非常多,到底哪些革命旧址能够反映革命时期历史发展大脉络与主线?现在这本书选择的革命旧址、纪念馆、纪念堂,非常有代表性。这些革命旧址非常清晰、直观地呈现了党史发展脉络,这一点就很好地体现了该书主编的史识,能够拨开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直接抓住能够反映中共党史的主流本质的史事来进行描绘。

    二是体现了严谨的学风。这本书在编排的方式上,是用“纪事本末”的笔法进行叙述,让读者便于掌握。实物史料的价值对于党史研究来讲,一是直观,二是可靠,纠正文献记载中的错误。这本书从各个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选取了比较能够代表革命精神谱系的旧址,把主题特别有特色的地方全部提炼出来用心绘制,且形式新颖,以点带面、以图带史、连点成线,非常精练准确,学术性非常强。

    三是探索了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的新路径。本书通过手绘美术的方式,是艺术的真实和史料的真实的完美结合,给我们探索了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的新路径。这种创新的、以手绘美术的形式来进行展现,独具匠心、别开生面,令人眼前一亮。艺术的真实和史料的真实的完美结合,在凸显主题性和符号性的同时,彰显其美学神韵,让读者在学习党史、思考党史过程中,也能够有一种美的享受。

    四是让革命旧址焕发新活力。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是需要我们很好去研究的课题,革命旧址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关键是我们如何做,让它走进读者的心里,这本书提供了典范。

    曾晓云(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这本书是国家语委、教育部社科中心、商务印书馆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的力作,是把革命旧居旧址和美育结合在一起的创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遗留下许多革命故居旧址,这些红色印迹是我党宝贵的基因库。由于中国共产党走的是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很多旧居旧址分布在广袤农村,又与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有很大的关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审美。这些革命旧居旧址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生动教材,也是美育的优质资源。

    本书以手绘的美术形式来展现中国革命重要遗址,创新了革命文化的传播方式,增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感染力,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思政课程、美育育人的创新载体。教师在绘画的过程中要到故居旧址去实地观察学习,革命旧址所蕴含的爱国、团结、奋斗、创造、梦想等优秀特质是激发教师立德树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坚定了教师心中有党、心中有史的绘画思想意识,这个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教师在自我提升后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把红色故居旧址的绘制融入课程。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感受了革命先辈的信仰之美、情操之美,既熏陶了理想信念,又提高了艺术水平。

    在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的绘制过程中,我们团队在思考一个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绘画样式来表现红色故居旧址,能达到革命史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的出版目标?经过多次研讨实践,我们采用了写实线描造型+淡彩的艺术表现技法,生动描绘革命故居旧址的外观外貌,充分展现对象内涵的崇高美,并通过对象造型的主次虚实和色彩的笔触晕染等效果展现了绘画的艺术美。读者在感受艺术美熏陶的同时,更好地了解革命故居旧址蕴含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王炳林(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社科中心发挥战线引领作用,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传播创新研究”课题组,依托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高校专家学者力量,分设六个子课题,聚焦以可视化载体传播革命文化,在系统梳理革命遗址遗迹相关信息、文保现状的基础上,以水彩手绘的艺术形式整体呈现全国重要革命遗址遗迹,并附以介绍说明文字。在框架编排上,我们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为依据,沿着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脉络,以历史纵深的视角,完整勾勒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全书撰写的总体思路是以权威党史叙述为纲,以手绘革命旧址的美术作品为目。纲举目张,把与中国革命发展进程相关的革命旧址的手绘美术作品和相关历史介绍充实到党史脉络之中。

    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如期出版。全书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坚持政治性和艺术性相统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突出用艺术来讲政治,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重要红色遗址为主要内容,通过精美的手绘、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严谨的编排,创新革命文化传播方式,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教材。书中呈现的一幅幅画作,不仅是对革命旧址艺术化的展现,更是对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钩沉。这些场景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共同交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让读者在感受红色旧址美感的同时,经受灵魂的洗礼。

    二是坚持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统一。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为依据,选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革命旧址进行展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系统展现重要思想理论和历史活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在坚持学术性的同时,注重运用通俗化的语言生动活泼地讲好革命故事,做到以情动人、以故事感染人。

    三是坚持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红色旧址光芒永存。红色革命旧址是党史研究的聚宝盆、革命精神传承的压舱石、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阵地。这本书着力通过展示旧址讲党史,突出见人见物见精神。引导人们在求“历史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历史之是”,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弄清楚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为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辅助读物,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安巧珍(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这本《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既是一部展现艺术之美的美术绘本,也是一部宣传红色革命文化的科普读物,更是一套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党史学习重要读本。

    首先,这是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特殊礼物,是一部展现艺术之美的美术绘本。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旧址为素材,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党在28年艰苦卓绝斗争中留下来的重要机构的旧址,重要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等,既遵循了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学创作规律,又遵循了美育教学规律,能够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育人价值与功能,提升育人效果。

    这是一部宣传红色革命文化的科普读物。本书集中宣传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有启发性。这部《绘本》的适用读者非常广泛,无论是在校师生,还是农民、工人、公职人员等,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学龄前儿童,都可以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受到革命文化的教育、革命精神的洗礼。

    这是一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党史学习重要读本。本书汇集了中共党史、美术、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专家,为大众提供了一份集党史学习、美育熏陶、思政教育于一体的精神大餐。本书以美术绘画的艺术形式描绘红色旧址,对于激发读者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信心,大有裨益。

    其次,这是一部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精神食粮和重要载体的特殊礼物。重大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灾难之后取得的。这部《绘本》描绘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斗争精神和底线思维,以史为画、以图证史。阅读此书,可以激发人们在这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壮歌之后,理清思绪,淬炼思想,再次启程,这就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在此意义上,这部《绘本》全方位地呈现了党史学习教育与艺术育人相融合的大思政育人理念。《绘本》用绘画传达思想,用图片展示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润物中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

    再其次,这是一部为读者带来厚重历史感的特殊礼物。触摸该书,便是触摸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波澜壮阔;翻开该书,就是走进英雄人物在惊涛骇浪战斗中的上下求索。静静地欣赏书中的每一幅画、认真地阅读书中的每一个注解,心静了,意志坚强了。

    总之,这是一部入脑入心、别具风格的好书,是一部能够让党的革命历史走进普通读者心底,进而激发工作热情、坚定理想信念的《绘本》。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