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儒雅少年成长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侧记
张玉秀 杨清 李楠楠 苏涵

    这里是书香飘逸的学苑,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这里是成就未来的殿堂,这里是传承文明的乐园,这就是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近年来,学校本着“校本与创编、序列与争鸣、课堂与实践、外聘与自培、崇艺与尚德、特色与融合”六结合原则,通过“一个核心+两个保障+学科融合+特色突破”的方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将课堂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结合点,对学科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依托学科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了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

    围绕一个核心,培养儒雅少年

    学校紧紧围绕“植根铸魂、立德树人”核心目标,将“学校民主和谐、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品牌提升”作为发展愿景,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的儒雅少年。

    着眼两个保障,构建传承团队

    管理团队保驾护航。学校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方案,设立专项经费,强化推进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保障。

    名师团队示范引领。学校聘请“市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成立名师工作室,辐射形成了一支教育骨干队伍。

    做实学科融合,普及开花结果

    学校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驻心间、传下去”为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按照“系统规划、整体设计—梳理教材、把握基轴—形成纲要、明确重点”的思路,对语文、数学等各学科教材深入挖掘,形成融合解读汇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现出来”;立足“课堂教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驻心间”;以“实践活动”为抓手,让传统文化“传下去”。

    与语、数、英学科融合。在语文学科中,基于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进行细致梳理,挖掘诗词、成语、经典名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内涵解读,设计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了“创设情境—诵读感悟—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将古诗《元日》的学习调整至春节前夕。这首古诗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由学习古诗引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设计写春联、剪窗花、包饺子等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美好内涵。在数学学科中,对教材进行挖掘,整合到“走进数学名人、搜集数学史料、欣赏传统图案、解答千古名题、了解古代测量工具”等方面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抓住“春节”“舞龙”等体现民族性的课文和单词、词组、短语进行渗透。

    与艺体学科融合。在音乐学科的融合中,多采用创编传唱活动。例如将经典诗词《静夜思》《忆江南》等进行创编传唱,学校多项合唱获省市成果奖。在与体育学科融合时,则侧重于传统项目的历史发展。如开展足球教学时,讲解蹴鞠发展历史,培养学生产生对我国作为足球起源地的自豪感,提升教学效果。将武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传承中强身健体。学校阳光大课间操活动被央视银河教育选用,并荣登“学习强国”平台。而在与美术学科融合中,课堂中采用探究、实践等方式,探究青花瓷、风筝轧制的历史渊源及制作过程等。

    与综合实践融合。开展“劳动教育、自立自强”“千年中国梦、万里研学行”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格局。

    打造三个特色,以关键求突破

    “三礼”课程高屋建瓴筑牢养成教育。学校自主研发“三礼”课程,开学礼、成长礼、毕业礼是指向学生品德和习惯养成的品牌课程,贯穿学生整个小学阶段,在学生品德和习惯养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人生体验。

    楹联教育启智育贤洋溢古韵新风。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进行“语文+楹联”,同时开展楹联诵读比赛、创作比赛等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多彩选修百花齐放助力薪火相传。采用双向选择走班选修的形式,按照申报课程—发布课程—自主选择—集中学习的程序实施,学校通过“三保障”,确保实施效果。开设糖画、篆刻、京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让学生成为传承者。

    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时时处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二者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逐步实现了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学校育人更有温度、更有内涵,形成了文化育德、文化启智、文化塑美的良好局面。走进永安路小学,你会感受到浓郁的育人氛围,领略到充满朝气的勃勃生机,体验到无限的温馨与和谐。学校真正成为一所有故事、有童趣、有温度、有美感、有特色的幸福成长乐园,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家校共育良好格局,谱写了新时代教育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张玉秀 杨清 李楠楠 苏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