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
扬州大学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系列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小灶”拉直求职起跑线
通讯员 张运 本报记者 林焕新

    ■关注大学生就业

    “4年前,我身带残疾,背着一个破旧双肩包而来;4年后,我以年盈利过百万元的教育机构创始人身份,邀请3名同学和我并肩创业。”今年的毕业季对扬州大学学生小陆来说,没有海投简历的艰辛,更没有等待面试通知的焦虑,有的是创业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贫困生蜕变为同学眼中的创业“明星”,他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开设的‘就业小灶’”。

    “就业小灶”,指的是扬州大学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一系列就业指导工作——从大一的职业生涯体验等职业教育启蒙,到大二、大三持续的职业规划大数据分析、追踪以及就业观引导,再到大四毕业学年的个人求职专项技能培训和实战操作。

    “政策上的‘偏心’,是为了实现教育上的公平。连续5年,全校贫困生就业率均达97%以上。”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柏森说。

    用“生态思维”指导就业

    “有职场场景模拟,还有专业老师给我们做心理测评,帮助我们认识各自的性格特点、专业优势和职业前景。”2018年9月,小陆进校的第一堂课便是扬州大学已开展16年的职业生涯体验周。“经过多次模拟,大一下学期,我才把职业发展方向定位在教育培训领域,并开设了自己的创业工作室。”

    “不少贫困生其实是经济基础和职业发展的‘双困生’。”扬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徐蕾表示,由于物质基础薄弱,贫困生成长过程中少有开阔眼界和提升能力素养的机会,可能让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扬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刘斯文看来,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服务,不是介绍一个工作那么简单,而要有“生态思维”。他进一步解释:“即用生态科学中系统性、协同性、发展性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持续实施全程式、贯通式、融入式、进阶式的就业指导培训。”

    2018年5月,扬州大学制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就业指导规范,以标准化规范代替传统经验式的贫困生就业指导。而小陆正是最早的一批获益者——从资金配套到技能培训,从“苗圃孵化”到“绿色通道”开启,小陆的创业设想迅速落地生根。

    “一人就业等于全家脱贫。”辅导员戎晨全程参与了小陆职业规划。他认为:“传统经验式的就业指导已无法适应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提供创业经验式的人岗配对外,学校还在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形势分析、职场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

    大数据让就业指导有据可依

    “当时我参加了多场应聘,但都折戟在面试环节,很受打击。”今年即将毕业的小叶来自山西一个偏远农村,在校期间的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因性格内向,一到面试环节就紧张得说不出话。加之疫情影响下就业竞争压力大,他一度郁郁寡欢,“为什么好成绩换不来好工作?”

    幸运的是,戎晨通过大数据筛查及时发现了小叶的烦恼,并为他开启了专属“就业小灶”。

    从2019年开始,扬州大学便为每一位贫困生建立包括心理筛查、学习成绩、在校所获荣誉等数据的就业分析系统,并量化分析出每一名学生可能面临的性格、能力等就业困难因素,在全面跟踪记录学生就业状况的同时,提供精准就业帮扶。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小叶等6名学生的人际交往数据值都不高。”戎晨介绍,在为期一周的“职点迷津”就业能力提升班帮助下,6人的语言组织、应聘技巧和人际交往等能力迅速提升,“上个月,他们全部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

    扬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轶群告诉记者,近3年来,全校贫困生人数在6000名左右,分为特别贫困、一般贫困和轻度贫困3个类型,“大数据就业系统实现了针对不同类型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方案有据可依,更规范、更精准”。

    点对点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小韦来自贵州山区,想回到家乡照料父母,但他所学的水文专业,在当地少有对口的工作岗位,回乡就业的愿望迟迟未能实现。

    “结合线下调研和大数据系统分析,我们及时发现小韦的困难,第一时间在招聘企业数据库中寻找相关资源,点对点为他建立就业‘绿色通道’。6月初他告诉我已经成功签约。”辅导员陶金沙认为,不同学生“短板”不一,帮扶措施不能一概而论,要有所“偏心”。

    “既然是‘小灶’,就必定是因人施策的‘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对此,陈轶群也表示,“双困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的挫败率普遍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因此除了提供就业能力提升帮扶,还要向他们倾斜一部分就业资源。

    此外,为避免毕业生与招聘企业间的“就业倒挂”和信息错位,扬州大学定期赴各大企业沟通招聘需求,组织策划学生提前进行专业实践,不仅让就业指导阵地“走出去”,还实现就业指导力量“引进来”。

    目前,扬州大学已累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校企职业能力培养机构400余家,从政府、企业、媒体聘请“校外导师”1000余人次,有效缩短毕业生们初入职场适应期,从而减缓就业压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