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跨区域合作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马晓娜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印发文件,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三省一区”将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取向。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更加注重基于内涵发展的质量提高,开放办学对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高校开放办学不仅包括对外国际交流合作,还包括对内跨学校、跨区域的交流合作。牢固确立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拓宽办学思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克服关门办学的弊端是开放办学的题中之义。“三省一区”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开放办学是区域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选聘等方面的全方位交流合作。

    开放办学使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端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仅是具有学者行会性质的师生自治组织,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是人才培养;19世纪初柏林洪堡大学科研功能的确立使得大学功能得以丰富;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服务社会”理念的全面贯彻使得大学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使大学从远离世俗的象牙塔逐渐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开放办学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机会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与侧重于硬件改善的外延建设不同,高校内涵建设重点关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及国际交流等软实力,而这正是区域高校之间互相开放办学的重点领域之所在。

    开放办学有利于高校之间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共享是高校快速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办学历史、学科基础、地理位置等方面原因,不同高校之间优质资源差异明显,资源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教师互聘、学生联合培养等开放办学举措既能够最大限度整合不同高校现有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对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放办学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其运行涉及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利益主体,真正做好此事须从制度、观念及行动等多个层面构建共建共享发展保障体系。

    制度层面,政府管理部门须逐步完善高校之间共建共享政策法规,出台责、权、利方面的系列配套措施,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和奖罚机制,在评估、考核时将高校之间的共建共享成果作为重要考察内容,持续优化高校共建共享合作环境;高校须加强教学、科研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高校之间学籍管理、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跨省跨校高水平团队协同创新政策,形成切实可行的高校之间共同认可的学分认证和考核体系,创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良好内部环境。

    观念层面,开放办学相关主体首先须努力克服本位主义、共享观念薄弱、一家独大的弊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充分开放办学尽力尽责。开放办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关涉国家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也关涉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相关主体应努力打破开放办学思想观念及行动壁垒,实现共建共享中的高质量双赢。

    行动层面,政府在高校开放办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宏观法规政策保障及资源配置引导工作,更要鼓励不同优势高校自愿合作、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切实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在开放办学实践中应坚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谋划未来前进道路,努力调动高校内部优势资源参与开放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应充分利用好政府、高校创设的开放办学优良内外部环境,通过参加慕课、联合创新实验室等途径克服时间、地域等方面限制因素,积极投身优质资源集中的教与学、研究与创新事业之中,为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