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一场跨越时空的共读
林茶居
教师参加线上共读 大夏/供图
底图/视觉中国

    今年1月,成尚荣老师出版了新著《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很快就备受关注。

    多年来,成尚荣老师一直深耕于课程教学、儿童研究、教师发展等学术领域,以宏阔的全球眼光和纵深的历史视野,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提炼适合于当下的有益元素,从世界先进文化当中萃取适合于本土的价值因子,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的理论诉求和意义框架,正是其中的核心构成,它既有宏观的朝向未来的架梁立柱,可以“把人带向远方”,又有细部的指向当下的抉隐索微,可以启发、引导、带动你走出自身成长、自我改变的困境。

    “成人之所”

    对于这位曾经的江苏省教科所所长,人们至今仍然习惯称之为“成所”,这可以理解为是对其学术成就和为学、为人的敬崇。犹记得2016年炎夏的一个午后,为着《成尚荣教育文丛》的出版一事,我和几位同事到南京拜访成老师,约在傅厚岗他的寓所附近的一家麦当劳见面。我知道成老师心有江河,口含锦绣,所以暗地里准备了几个话题。事情很快谈完,我紧接着作临时采访。

    这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在麦当劳餐厅完成的采访,像炎炎夏日之中注入一大杯冰可乐那般畅快,“从枝头到心头”(成尚荣语),群鸟奔走相告。我们邀成老师一起吃晚饭,他说,“家中老岳母卧病在床,得赶快回去料理”。是年,成老师七十有五。

    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当晚,《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的出版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这本书作了一场线上共读直播。作为成老师的老朋友和直播活动的领读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分享了他的“动情一刻”:“许许多多的时候,我和成所的交往是在他给老师们答疑解惑或者参加研讨、论证的现场。好不容易坐下来,大家准备吃顿饭了,如果不是在外地的话,他会起身告辞,说得回家去给老岳母烧饭,‘烧完饭之后,再来参加你们的讨论’。”唐江澎说:“我是不容易落泪的一个人,但每每那个时候都会背过身去擦拭自己的眼泪。”

    或许,正是这种善心、善行,作为一种重要支撑,架起了成老师的整个教育人格。唐江澎老师认为,思维品质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不管是发言还是写作,成老师都能做到“在高站位上引领”“在宽视野中拓展”“在深层次中掘进”,然后以精确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紧贴着“我们的具体经验”进行表达。

    唐江澎老师还特别谈道,“有一批年轻人以‘成所’为旗帜聚集在他的周围,从他的身上获取成长的力量;他的所在便是我们成长的所在,便是对人的成全所在。‘成所’,即成人之所”。也正因此,这个写了《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一书的人,本身就是能够匹配“中国”一词的“立德树人好教师”。

    教师的“青春性”

    从3月开始,南通市崇川区就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利用各种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推进《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一书走进教师精神生活,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崇川区教育体育局局长陆红兵也是“世界读书日”当晚这场线上共读的领读人,他聚焦书中教育家(教师)的“青春性”这一核心课题,条分缕析,勾连今古,层层深入,从外显特征和内在机理两个维度,分享了“青春性为什么应该成为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的精神特质”:青春性意味着“激情洋溢”“学而不厌”“勇于创造”“好问勤思”“执着追求”,青春性特质的教师饱含“对祖国之爱”“对教育之爱”“对儿童之爱”“对自身之爱”。

    陆红兵老师的意思很明确:好教师离不开两个词——专业与爱。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这样描述:智慧与爱。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唯有爱也没有教育。爱是人类的普遍情感,“爱”必须加上“专业”,“爱”必须融合了“智慧”,教育才可能发生,教师的职业生命也才可能是完整的。由此,专业与爱支撑起教师的“青春性”。

    如何让爱“保鲜”,如何让专业(专业智慧)按着专业规律、顺着专业轨道持续运行,并积极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或者说,如何让教师的“青春性”长在?无数事实证明,阅读以及由阅读带来的对话、分享、自我反思、自我更新,是最优选项。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有一个“青年教师夜读团队”,多年来一直坚持“夜学”。4月期间,他们围绕“立德树人,助力童年拔节”这一主题,在张家港市文化中心“艺书房”,连续三期(第60、61、62期)共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青春说”,寓意为“当思考遇到阅读:我们说,请你听”。“我们”是我们每一个人,“你”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教师的“青春性”,关涉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生活品质,必然会在共读与分享中,不断延展、提升、强化。

    李政涛老师的“三读”

    作为“世界读书日”线上共读直播的热身,4月15日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李政涛就作了在线领读。李政涛老师用三句话谈“整体感受”:“这是只有成尚荣老师才能写出的一本书”,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大书”,这是“一本献给所有教师的书”。随后,他从三个方面切入,领读、“三读”了这本书:读作者、读书本、读自我。

    读作者,李政涛老师读到了作者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之后的融合、编织、回应的能力。读书本,他读到了书中“有种子”,有种子的故事和理想;“有榜样”,有作为教师成长、发展的标杆和参照系的榜样;“有儿童”,有作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基石、核心的儿童;“有教育学”,有体现了国家意识、民族自信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内涵的中国特色教育学。读自我,他读到了“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读到了自己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应该怎么走的答案,读到了如何通过个人践行而将立德树人理念转化为个人经验、个人智慧。

    当晚还有三位领读嘉宾——蔡成德、孙玥、程志,另有全国各地15000多位教师、校长、教研员同时在线。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凤翔实验学校等学校都把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线上共读,作为“人间四月美,共读一本书”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他们和李政涛老师一起探寻切合立德树人理念的教书育人之路径和方法。

    共建“中国特色教育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江苏、浙江、江西、重庆、新疆等地的24个设区市和县市级的教育部门,发动教师共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并开展线下研讨、读书征文、师德演讲、专题培训等活动。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在4月26日举行的第十三届教师读书节上,把“做新时代立德树人好教师”作为读书节主题,主要内容就是共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

    像以往一样,上城区的教师读书节结合了某一所学校的读书展示活动,这次选择在杭州中学。作为操办者,杭州中学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流程:其一,“共读一本幸福之书”,由共读者代表沈云老师、罗学平老师作TED演讲:《立足儿童立场,聚焦立德树人》《沐浴书香,润泽幸福》。其二,“走近一群可爱之人”,先是主题为“智慧如他(他)……”的诗歌朗诵,再由杭州中学校长杨昕珠作主题发言,她以本校优秀教师的成长故事为例,从确立价值坐标、建构理念体系、完善运行机制、落实行动研究四个方面,探讨一所学校如何助力“立德树人好教师”成长的可能性路径。其三,“汲取一份成长之力”,邀请了学生家长、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泉子作专家讲座。其四,“引领一条精神之路”,主要为相关领导的教育寄语、阅读寄语、成长寄语。

    活动还专门邀请成尚荣老师参与现场交流。从交流现场生发出来的问题中可以感受到,“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大家思考教育教学的重要场域和主要方向,尤其像“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如何创新性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这样的问题,引发了更多的讨论。成老师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大家挖掘自身力量,拓展认知视野,激发“教学勇气”,强化专业思维。

    3月5日,《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摆上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华山中学及其9所对口帮扶学校2000多位教师的案头。教师们在个人通读、团队研读的基础上,以阅读打卡,分享交流,与作者、名师超时空对话等形式,探讨何为“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并通过撰写育人案例,联系实际,加深理解,逐步转化为实践智慧、实践方法。

    在3月30日晚的“《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名师线上分享会”上,邱磊、冷玉斌等老师基于各自的阅读视角和价值立场,深入书中相关细部,探摸成尚荣老师的以“立德树人”为总轴的教育学、“教师学”。就是在这个节点上,华山中学的教师们迎来了第一波共读高潮,他们还专门制作了“领读音频”,以便于业余时间继续学习。

    华山中学校长邱成国、副校长张文志全程参与,靠前领读,以“如何做道德教师”“教师如何坚持并落实儿童立场”等为聚焦点,推动共读活动不断深入。他们期盼着,和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一起,共同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教育学”,让立德树人之花一朵朵盛开,美化南疆的风景,滋养南疆的孩子。

    (作者系《教师月刊》主编)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