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聚焦核心素养 做有温度的教育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孙东耀
学校女排代表厦门市参加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排球比赛。
翔安一中学生和国外学生一起交流书法技艺。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于1945年8月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初名为“集美初级中学马巷校舍”。1954年10月,学校更名为“福建省同安第二中学”。2005年3月,学校更名为“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15年12月,学校正式升格为厦门市教育部门直属学校。

    划归市属学校5年多来,学校锐意进取,坚持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突出素质教育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做有温度的教育,不断取得新成绩。

    聚焦核心素养

    整体谋化做有温度的教育

    所谓“有温度的教育”,是力求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生活等多方面都能给予人文关怀,尽可能满足人们合理需要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焕发人的生命活力,在促进学业成长的同时,有力促进人的精神成长,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教育。

    学校秉持“诚、勤、毅、敏”的校训,坚持“制度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树校、精品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培育特长,争创一流”为办学目标,形成了“诚毅文明,团结奋斗”的校风和“勤学善思,求实创新”的学风,让教育真正成为温暖人的事业。 

    5年多来,学校攻坚克难,在硬件设施建设、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成绩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学校探索新课堂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聚焦核心素养,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并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校不以分数论英雄,坚持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通过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热情,让课堂教学充满温度。

    学校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创设生动形象的授课场景,以项目为立足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师生互动,关注学生个体性差异,并根据学情和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强化文化建设

    打造有温度的育人环境

    近5年,学校领导班子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改造,从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整个学校面目一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学校注重突出育人功能,让学校的建筑和一花一草都能发出教育的话语。一走进校园,就能亲切感受到这里教育的温度,学校飘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荟萃海内外书法名家170多幅墨宝的舫山碑苑,是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站在碑苑里,既可以听到琅琅读书声,也可以听到学生课后回宿舍的欢声笑语,这里与学校的美术书画展厅遥相呼应,展示出学校书法文化功底的深厚。

    在学校的国学园里,孔子的雕像矗立在中央,传统的中式立柱简洁而和谐,学生在这里漫步徘徊,就能感悟到先贤的力量,与他们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学校的嘉庚文化广场让学生始终记住校主陈嘉庚的教育情怀,也引导学生学习他爱国奉献、勤俭质朴的精神。而学校的志愿者雷锋大厅,则教育学生要把雷锋精神的火炬一代一代传下去,如今学校的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翔安区文明创建的一个品牌,这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新的阐述与表达。

    学校建有地理园、禁毒和科技文化长廊、嘉庚文化广场、荣誉墙、校史室、图书漂流区、党委推荐书角等展示区,充分彰显出教育的温度,发挥着育人无声的作用。

    除了让硬件环境有温度,学校也在打造有温情、有温度的软件环境。学校关心教师生活,也关注他们的个人成长,让他们幸福工作,在个人发展中实现自我超越。

    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学校为每位新入职教师配备导师,让他们与老教师结对成长。学校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通过岗位练兵、课题研究等方式,推动教师快速成长。

    近3年来,学校教师岗位练兵参与率超过80%,在教学技能比赛、课堂创新比赛、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比赛、班主任技能比赛等各级各类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共获奖123项。

    学校坚持把“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结合教育工作实践,开展课题研究。2015年以来,学校开展的各级课题研究总数达68个,实现了每个教研组都有校级以上课题。

    在厦门市第四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学校6位教师获二等奖、3位教师获三等奖。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专家型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骨干教师80人,骨干班主任12人。

    德育为先

    做有温度的德育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发展平台、学生生涯规划省级课题、校本研究性学习和德育课程开发等载体,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活动育人。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学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通过举行成人礼、元旦汇演、过好“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及“四史”教育。

    学校创办了“天井变舞台 班级秀精彩”活动,每周三教学楼天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15分钟全员参与的展示和表演,打造了学生的“草根舞台”,活动做到筹备过程培养人、实施过程锻炼人、总结反思提升人,实现了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突出实践育人。志愿者服务是学校实践育人的品牌之一。今年3月16日,学校2021年志愿者节暨“弘扬雷锋精神树榜样共建区校志愿共同体”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打通社区、学校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壁垒,马巷街道友民社区、五美社区等社区和翔安区的多所小学,以及马巷青年创业促进会一起,联合建立共同体,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升格为直属校以来,学生每学年校内外实践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率均超过90%,远超省文明校园参与志愿服务60%的规范要求,得到广泛认可。

    学校每年利用暑期组织初一、高一学生进行军训,以提升学生的国防意识。组织学生到竹坝农场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到鹰坑谷、绿田园等地方开展拓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坚持家校共育。按市教育部门要求,开展校长、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学校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家访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真正在家校之间搭建起无形的心桥。学校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年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开展家长培训、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把家校共育落到实处。学校与社区、派出所、法院、驻厦部队、检察院共建实践基地,依托家、校、社联动机制,构建德育立体网络,创建和谐校园。

    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升格直属校后,两个校区建设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并配足了心理教师,同时,严格按要求落实心理教学工作。

    学校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中。学校探索建立导师制,让每位教师与固定学生结对进行德育帮扶,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学校将德育工作与教师职称晋升、教师年终考核、教师绩效分配挂钩,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德育中。

    特色发展

    做有温度的体育与艺术教育

    学校坚持“艺体发展,滋养人生”的发展理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排球运动教育、足球运动教育和美术教育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引导学生在体育、艺术领域实践创新、发展特长,提升核心素养。

    在体育方面,学校以排球为特色,不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进行运动实践,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让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充分发展。

    近年来,翔安一中女排在全国、福建省、厦门市比赛中屡创佳绩:2018年,获福建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一等奖;2018年获第十六届福建省运会青少年排球女子甲组第三名,同时荣获一枚奖励性金牌。

    学校坚持排球特色教育30多年,实现排球教育课程化、普及化,做到班班有排球队,年年举行排球联赛,参与率超过80%,比赛成绩优秀,先后为福建省排球队输送了黄春梅、梁美蓉等优秀队员。

    在体育运动上,学校除了突出排球特色,还把足球运动作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

    学校美术教育师资力量雄厚,有4位教师是省、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多人参与全国性教材编写,出版多本专著。另外,学校还有4位教师是福建省书法协会会员。

    学校现为国家非遗“厦门漆线雕活动基地”。学校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水况定期进校园,手把手教学生做漆线雕,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并在学习中加以传承。

    近3年,学校学生共有53人次在市级以上美术比赛中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1人次、省级5人次、市级47人次,获奖人数位列厦门市前列。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孙东耀)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