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潜能教育:撬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杠杆
——聚焦成都市中和中学开发学习潜能的校本实践
谢鹏飞 焦剑

   教育的本质在引导、在唤醒,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其成为更好的人。在四川省成都市,有一所蓬勃发展的省一级示范性高中——成都市中和中学,这所创建于1931年的学校,如今已持续研究中学生学习潜能开发15年,解决了开发中学生学习潜能系统性措施中的多种长期难题,如中学生个体潜能差异发展与班级潜能群体提升的有机统一,如何精准测评中学生学习潜能、进行针对性开发等。

    10余年的深耕,让中和中学实现了生源的低进高出——尽管每年学生入学成绩并不占优势,但学校从2011年到2020年一直被成都市教育部门评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学校”。近3年来,中和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体育艺术、文艺创作等比赛活动,在区级以上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类比赛、体育艺术类比赛中均有多人获奖。因为开发学习潜能的举措和效果,中和中学也获全国数十家媒体从不同角度的关注。2020年,学校成为了清华大学的生源中学。

    系统建构期 

    实现学习潜能的校本化表达

    事实上,2006年的中和中学,曾因地处城乡接合部而拥有落差较大的生源质量。针对这一劣势,学校于当年以“发展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引领,开启了潜能教育的探索。

    每所学校都希望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但如何落实?中和中学有着自己的主张:第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学习自主性的觉醒是开发中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内容;第二,发现、激发、提升是开发中学生学习潜能的基本路径,这就要求学校开发测量工具,测评学习潜能,创设多种活动等;第三,每名中学生的智能强弱分布、记忆模式、思维方式、认识策略、意志品质等都千差万别,精准施教是开发个体学习潜能的必要条件。

    据此,学校确定了“发现—激发—提升”的学生潜能开发思路,展开潜能教育内涵研究;2014年,学校申报了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促进中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课堂变革实践研究”。从2006年至今,学校经历了酝酿探索期、理论主张提出期、系统建构期、深化推广期4个阶段。

    2014年—2017年作为系统建构期,是一个关键阶段。这段时间,中和中学实现了学习潜能的校本化表达——推理出校本化的学习潜能成分和结构,开发出学习潜能的课堂变革指导性框架,研发出学习潜能的“一主三元”教学模式:

    校本化的学习潜能成分和结构,即对中学生学习潜能、课堂变革的关键要素进行推理。中和中学通过文献研究、实践逻辑推理,探索了影响中学生学习潜能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探索性因子分析,梳理了课堂变革的要素;通过多因素整体关联行动,探索了课堂变革与学习潜能开发的关联;通过多路线协同,书写了学校课堂变革的关键内容、实施条件和操作程序。校本化的学习潜能成分和结构,包括中学生学习潜能的3个维度、10个因素(认知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信息加工;自我效能感——自我预期、学习信念、学习信心;自主性觉醒——目标意识、监控调节、评价补救)。

    学习潜能的课堂变革指导性框架,是为系统指导实践而制作。因当时并无系统的可供指导的实践框架,且在这之后,中和中学课题组对“课堂变革”的文献作了关键词研究,但面临课堂变革因素太多的难题,所以学校课题组又在此基础上作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由此构建出基于学校数据的能促进学习潜能开发的课堂变革指导性框架。每名学生都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学习潜能有待开发。如基础性学习潜能(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核心学习潜能(思维力、想象力、表达力),从个体角度看,有语言潜能、数理逻辑潜能、音乐潜能、视觉空间潜能、运动潜能、交往潜能、内省潜能等。课题组认为,中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应当侧重于“功能性潜能开发”,即想方设法提升大脑的使用潜力,通过强化动机、增强信心、优化策略等来使个体充分发挥价值和作用。而唤醒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首要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并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一主三元”教学模式,包括推动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变革的目标元,推动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行为变革的活动元,以及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的评价元。目标元的设置在于改变以往教育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能力等问题,指向学习潜能开发的学习目标更具丰富性、层次性、适切性等特点。活动元,包括探究性活动,如经历实验、操作、调查等;交往性活动,如师生、生生多方交流、沟通;体验性活动,如通过角色扮演、探究操作、参与社会服务等。活动元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一活动元,都特别强调学习主体在活动中知、情、意、行的发展,学习主体在活动中的自由度与参与度,学习主体的学习潜能是否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每一活动元注重活动的客体因素,主要指活动目标的操作性、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条件的具备、活动过程的指导、活动评价的适切度等。此外,活动元还对活动的各环节作出细节性要求:

    活动元导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设计,再将一个或几个活动元有机组合成课堂活动方案;活动元课堂导学操作模式,要求注重教师的“导”——课前学习活动单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学习方法的指导、思路的点拨、学习活动的评价引导等;活动元课堂助学操作模式,要求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扮演“助”的角色。通过预习质疑、互助释疑、深入探究,以“疑”为导向,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印证的能力,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活动元讲评课操作模式,要求教师按照5个活动——自我矫正、集体矫正、知识重构、变式训练和反思总结来组织教学。该模式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线,以知识建构和学习反思为突破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学追问策略,要求教师将“提问”改成“追问”,通过低层次追问(记忆性问题与理解性问题)、中层次追问(应用性问题与分析性问题)、高层次追问(评价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3类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评价元的设置,是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中和中学依据“一主三元”教学模式及中学生学习潜能校本化内容,从“教师教的角度”与“学生学的角度”5个维度、23个指标,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深化推广期

    实现学习潜能的精准教学

    随着潜能教育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和中学开始反思前期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2018年学校提出了基于学习潜能的精准教学理念,以此来突破前期探索太过宽泛的问题,而这一年,也标志着潜能教育进入成熟的深化推广期。基于学习潜能的精准教学,中和中学明确了“发现—唤醒—释放—评价”学生潜能的核心思路。在此阶段,课题组修订出中学生学习潜能结构,形成三个维度(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自主觉醒)、六个核心指标(思维能力、信息加工、自我预期、学习信心、目标意识、监控调节),厘清了学生潜能发展的逻辑基础。此外,课题组还探索了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策略,并逐渐形成了基于学习潜能的“三阶四环”思维进阶教学模式,进而各学段各学科将基于学习潜能的“三阶四环”思维进阶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构建精准课堂与学生学习潜能发展的纽带,通过实施精准课堂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在“三阶四环”中,“三阶”指的是浅层加工、深度建构、自我提升3个阶段,关注学生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自主觉醒由浅到深的纵向发展。浅层加工,即前置学习,包括“预习自测”“我的预期”“问题发现”三部分;深度建构,就是以精准问题的提出、展开、分析、解决、深化为主线,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思考状态,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自我提升,包括巩固拓展,自我总结与反思两个部分。“四环”是课堂教学4个主要环节——问题情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应用升华。以学科核心问题的提出、展开、分析、解决、深化为主线,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思考状态,深入学科内核,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提问、求解、批判、决策、反思等能力。

    潜能教育,究竟有什么力量?对学生而言,是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自主性觉醒的真实提高,是学习成绩质的飞跃,是不断在竞赛中实现自我。而这些,学校通过抽样调查评估和实验班与对比班数据分析及学生历年成绩统计和奖项梳理,不断证实着潜能教育的真实效果,也更加坚定了学校坚持潜能教育的步伐。

    对教师而言,是实现终身成长。教师一改以往观念,期待着每名学生更多的可能性;积极投身学校系列活动,诸如读书活动、实践反思、专家讲座、考察学习、素质提升培训、主题培训以及学术年会专题,不断成长;他们惊叹于潜能教育,不断写下教育成果:发布了“潜能教育”系列丛书之《课堂提问的艺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教学反思新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等14部著作,近5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中小学课堂变革内容框架的实证分析》(莫芮《教育科学论坛》)、《学习潜能的校本化结构及实施要点》(陈伦全《教育科学论坛》)等42篇论文。

    对其他学校而言,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潜能教育收获颇丰的同时,中和中学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向外推广学校研究成果。如今,中和中学研究成果已经走入达州铭仁园中学、德格县中学、成都东部新区玉成学校等10余所学校,成为带动其他学校步入实力校的抓手。

    正是因为潜能教育,中和中学使每名学生不断认识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顺应每一名学生的天性,发现、唤醒每名学生的潜能,中和中学用15年的实际行动,积极探索出潜能教育的发展路径,用智慧创造出无尽可能和无限精彩!

    (谢鹏飞 焦剑)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