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历史光影,见证同行

    编者按:6月7日,1078万名考生信心满怀地走进考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语文作文命题也体现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的有机融入。

    高考作文题之所以成为每年绕不过去的热点,因为它不仅反映了莘莘学子的写作能力、价值取向,更是对中国发展、社会变迁的思考,是对时代的一种记录。

    今天,我们邀请挂职扶贫干部、抗疫记录者、支教老师、国庆游行见证者等社会发展中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与考生共写高考作文,以自己的视角抒发情感,在见证历史中携手同行。

拿好校准方向的罗盘

曹东勃

    马克思曾下过这样的判断,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而无法理解了。

    人事有更迭,往来成古今。借用微积分的概念,历史是“可微”的,它一定能够还原为个体积极有为行动的合力;因之,历史的整体性、必然性正是无数历史偶然性“积分”的结果。

    人生与时代从来都是相互塑造的,人生境遇恰逢时代际遇。就此而论,则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使命。生逢其时,却也时逢其生,因此每一代人都是一辈新人。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作家柳青的这一名句,影响了包括路遥在内的一大批后来者。即便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也会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抱怨时不我与,这是个体的人生选择,是“紧要处”的几步选择与时代之间发生的摩擦、碰撞使然。

    守护初心、永远奋斗,是在时代大潮中不负韶华、校准方向的罗盘。2019年1月,我在挂职扶贫所在地学习单位所发的新书《习近平在正定》,其中的一段故事令人动容。《河北青年》记者周伟思曾在当年采访刚刚担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时问道,为何主动申请到一个小县城基层工作。习近平同志回忆,结束了七年知青岁月,回到北京读书、工作后,也经常参加一些知青“插友”的聚会,许多人对自己在农村遭受的“苦难”,产生了一种“补偿心理”,有意无意地注重物质享受。这促使他深思:“我们这代人就应该用这样的方式补回失去的青春吗?”

    读懂这段人生选择背后的心路历程,就读懂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摆脱贫困、久久为功地致力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百年历程,更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事非经过不知难,轻舟已过万重山。正是中国共产党以超凡的使命感、责任感,带领人们艰苦卓绝地奉献、奋斗,才迎来一个个“庶民胜利”,造就今日之时代荣光。

    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夏在岳麓书院对当代青年的嘱托共勉:“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曾挂职任云南省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文章主题来自北京卷)

论生逢其时

张海宏

    与“生逢其时”相对应的应该是“生不逢时”。这两个词语中关键的两个字应该是“逢”与“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选择“时”,也就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乃至发展的时代。但是,面对同样的时代,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选择,此乃“逢”也。“时”不变,“逢”与“不逢”的主体应该是每个人。

    纵观历史长河,有瘟疫肆虐的时代,有战火连绵的时代,也有歌舞升平的时代。就每个时代而言,都有慨叹生不逢时、无所作为的人;也都有生逢其时、大展风采的人。慨叹生不逢时者,身处逆境时,常自暴自弃,碌碌无为;生逢其时者,无论处于什么时代、什么境地,都能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创造奇迹。

    君不见秦朝末年,暴政苛律,民不聊生。身处其中,可谓生不逢时。然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瞬间点燃了反秦热潮,虽兵败身死,却彪炳史册,反而令人慨叹生逢其时。历史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他们在所处的时代,遭遇了重重挫折,甚至命悬一线。然而,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将“不逢”变为了“逢”,逆转了人生,创造了辉煌。100年前,中国内忧外患,身处其中的人可谓生不逢时。但是,嘉兴红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创造了生逢其时的丰功伟业。

    时至今日,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时代的春风在召唤着每一位奋进的青年。面对这样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却依然有人慨叹生不逢时,“躺平”“城市蹲族”成了有些人的追求。更有甚者,不思进取,甘当社会的边缘人、隐形人。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时”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态度和选择。海燕虽小,敢展翅搏击滔天浊浪;我辈虽稚,亦敢挺直脊梁立于时代前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需要慨叹,不需要怯懦,更不需要退缩。我们需要用行动迎接挑战,需要用实力肩负责任,需要用拼搏告诉所有人:我们生逢其时,我们要成为担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语文教师,曾赴西藏支教;文章主题来自北京卷)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王学男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出自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其核心要义旨在总结体育之效,富有以体育人的真知灼见。

    在新文化运动之初,青年毛泽东高度重视体育锻炼,经常洗冷水浴、登山、远足、游泳,着力锻炼身体和意志。他还自编了“六段运动健身操”,认为豪杰之士都是身体能力发展至高之人。在当时“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社会背景下,野蛮其体魄,不仅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和兴亡,更是当时可为可行的路径。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运动健身成为新潮流。80多岁高龄的钟南山为有体力工作而坚持健身的视频火爆全网。他所说的“体育运动要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体育运动是最好的疫苗”更是深入人心,将体育运动的价值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体育之价值与实践,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从生产劳动到文娱活动,从抗战救国到外交经济,从基本保障到改革创新,从强身健体到塑造灵魂,从体育救国到体育强国,体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这句话具有多重内涵。一是阐明体育与人发展的关系,教育提升人的精神素养,体育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二是阐明了人在体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者当自律,弱者当自强,彰显着“我命由己不由天”的壮志豪情。三是阐明体育之效,体育可以强健身体,可以磨炼意志,可以启智增慧、增强协作、愉悦身心。四是体育是教育的基础,身体素质是精神素养的资本。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这句话放在当下,更显重要与深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深刻认识体育的重要意义,并积极践行。

    (作者系中国教科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文章主题来自全国新高考Ⅰ卷)

可为的时代 有为的青年

曹旭晨

    1919年,青年们的一声呐喊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随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拉开了波澜壮阔的百年篇章,将革命者、建设者、奋斗者的精神谱系深深融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

    “站起来”的岁月,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浇筑了不倒的长城;“富起来”的年代,建设者用青春和时光换来了我们的富饶;“强起来”的时代,奋斗者用勤劳和智慧铸就国家的实力。

    新时代给青年挑战,也给青年机遇。面对疫情,众志成城,青年们在抗疫一线与疾病作战;面对洪水,齐心协力,青年们在防洪防汛的现场与灾害交锋;面对创新,攻坚克难,青年们在智力较量的战场不计付出。在今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中,张京以沉稳大气、完整准确的翻译表达,充分地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外交人员的风采;在北大校园里隐藏着的数学“扫地僧”韦东奕潜心学术,钻研难题,在国际赛场上创造出中国选手的纪录;运动员苏炳添刻苦训练,奔驰赛场,成为第一个在钻石联赛百米大战中夺冠的中国人。这是一个可为的时代,这是一群有为的青年。

    也有人说,当代中国青年是“躺平”的一代,是“颓废”的一代。但我觉得,无论是什么年代的中国青年,都是争气的一代,终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记得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我们前往位于疫情中心的武汉协和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采访曾在抗疫一线奋斗的青年医生。当我走进已经相当安全的院区时,仍能感受到紧张和恐惧,更不用说当时一线抗疫青年的伟大和不易。涂蕾医生的母亲寄给她的家书、喻银燕护士80多天度过夜晚的小沙发、杨丹护士在“红区”度过的每一分一秒,都体现着责任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这艘在浙江嘉兴南湖启航的红船,如今已成为一艘驶向宽广无边大海的巨轮。如今这艘巨轮上的乘客——中国青年,已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青年们唯有继往开来,才能让时代可为、让自己有为。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1901班学生,曾参与抗疫采访报道;文章主题来自全国甲卷)

可为天下 有为中国

王丹丹

    古今中外,贫困问题都是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到孙中山“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从1987年10月17日10万多人聚集在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承诺携手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聚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都反映了世界人民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今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我们创造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消除绝对贫困。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这一伟大的成就,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也载入了人类史册。

    脱贫攻坚中,易地扶贫搬迁是难啃的“硬骨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贫中之贫”的搬迁对象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脱贫道路。我们围绕着“搬到哪儿”“怎么搬”“咋脱贫”等重点难点,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发展战略,统筹教育、就业、产业、健康等相关资源对搬迁群众的全覆盖,改善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转变了搬迁群众思想观念。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见证了扶贫搬迁后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在集中安置点,幼儿园、村卫生室、图书馆、文化礼堂、便民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老百姓出行便利、就业方便。一些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户,在被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搬入新房,在驻村扶贫工作队指导下养殖山羊、黄牛,种植黑麦、西瓜,农闲时期外出打工,实现稳定脱贫。

    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脱贫攻坚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和政府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构建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靠的是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形成了乘风破浪的民族力量,也必将书写出“可为天下、有为中国”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安徽省宿州市公务员,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文章主题来自全国甲卷)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