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3日 星期四
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中心小学“窗·帘”特色课程掠影
李会艳 张海艳 张增涛
用画笔描绘未来窗帘
走进实践基地 探究窗帘制作工艺

    位于山东省寿光市的上口镇素有中国“窗饰之乡”的美誉。这一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融入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窗帘窗饰作为家居的必需品,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幅作品、一件艺术品。这样的地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为学生们追溯窗帘窗饰发展的历史渊源、了解窗帘窗饰的制作工艺、探究窗帘窗饰产业对上口镇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上口镇中心小学”)以创办当地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为己任,创建“三红工程·立体育人”党建品牌,在“卓学上德·合作担当”的校训指引下,注重学校教育与当地特色的融合,依托地域优势创新性开展“窗·帘”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创设了“窗·帘”课程特色主题文化,打造了学校“窗帘历史博物馆”,融合师生、家长的深入调研,从最初起源的草帘、纸糊帘、布帘,到现代窗帘的不同类型、不同的制作工艺,再到未来发展的5D打印窗帘的创新理念等,以时间为轴线,把具有生命力的窗帘发展历程,立体化呈现给师生。

    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主题文化,以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文化和“窗·帘”特色课程的引领和育人总基调,同时还衍生出带有本校特质的文明素养、帘通“廉”的廉洁文化等,充分发挥了学校主题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依托综合实践课程,开展跨学科整合,融合劳动技术教育、美术课程,从窗帘制作课程,拓展到手工课程、串珠课程等制作类课程。同时,开展超学科整合,通过开展长线项目研究,融合学校五位一体大阅读课程、数学阅读课程、西方文化研究等课程,研文化、诵诗词、写书法、画作品、编戏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程的开展与实践中,努力做到全学科育人。

    上口镇中心小学开辟校内实践基地,把从草帘到现代不同工艺制作的窗帘搬到了展厅里,同时,设计了大型制作台,党员导师现场指导,学生亲身实践、合作制作,使“窗·帘”课程的落地实施触手可及。

    上口镇窗艺时尚小镇的一楼大展厅全方位展示了窗帘窗饰的发展过程、制作工艺、上口镇各相关企业的优势项目等,为“窗·帘”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不足一公里的距离更是使其成为学校“窗·帘”课程实践基地的不二选择。

    “窗·帘”课程立足于上口镇的当地产业特色,发展于当地,教师以课程的研究为抓手,促进校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目标是构建起家长、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的“窗·帘”课程体系,同时开展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地域优势促进校本研究,以研究成果丰富地域特色。

    上口镇中心小学拓展特色企业为学校课程实践基地。上口镇当地共有窗帘窗饰加工企业80多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产、加工、组配、销售、安装为一体的产业链。上口镇比较知名的六丰窗帘、天成窗饰、孚盛纺织等企业也成为学校“窗·帘”课程研究与实践基地。此外,家庭成员、社区居民、街道邻居也成为采访和探讨的有利资源和平台。

    “窗·帘”课程研究是教师发展永恒的主题。在课程研发中,研究团队提升农村教师团队的研究水平和课程意识,在团队研究中提升自我反思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农村教师会做课程、科学研究,培养农村的课程名师是特色课程研究的目标。 

    课程实施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采访、调研,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在课程推进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质量立校,内涵立校,品牌立校。上口镇中心小学在寿光市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未来,学校将以“窗·帘”课程的深入研究为抓手,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在课程研究上求突破,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社会满意度。

    (李会艳 张海艳 张增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中心小学“窗·帘”特色课程掠影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6/03/12/ZGJYB20210603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