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2日 星期三
通过文化引领和师资培养,两所薄弱校在她手里崛起为优质学校——
谢英:把薄弱校变成“香饽饽”
本报记者 阳锡叶
谢英和孩子们在一起。学校供图

    被烫伤后满脸起泡,整个头包着纱布,她仍冒着炎热的天气,不顾自身形象乃至被感染的危险,与教师们一起开会,与潜能生家长商讨对策……

    这个场景,时刻感动着老师们。她叫谢英,是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教师们心中,谢英做事雷厉风行,又富有教育情怀,内心柔软,心里时刻装着学校、老师和孩子。

    谢英身上有一连串的光环: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省先进工作者、省首批未来教育家培训对象。2018年,她入选了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

    自2009年担任校长以来,她书写了一段传奇:武陵区工农小学和第一小学,这两所名不见经传的薄弱学校,在她手里崛起为优质学校、明星学校,学校社会声誉得到极大提升。

    她说:“我成不了教育家,但始终以教育家的情怀做教育,向着教育家成长之路前行。”

    “从孩子的一生去考虑”

    从教32年,走过8所学校,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城区,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还是一名校长,谢英秉持的从教信条都是:教育的责任。

    她说:“做老师也好,做校长也好,都要做对孩子一生有益的事。做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从孩子的一生去考虑。”

    从师范学校毕业时,谢英被分配到一所镇上的小学,有两节课是教三年级的孩子音乐。那时候,教学器材只有一台风琴。但她不仅仅只教学生唱几首歌曲,而是带着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节奏训练、音乐欣赏、识谱、表演唱等。

    整整十年,谢英的每节音乐课,都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这届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在中学组建第一支管乐队,队伍中的主要力量就是来自这一个班级的学生。多年后,已为人父母的学生与她回忆起这段美好经历,每个人脸上洋溢的是骄傲,是感恩。

    “教师能留给学生的,不就是这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美好回忆吗?”谢英非常开心。

    做了校长之后,谢英更加注重教育思想引领。“成就美好”,是她的教育思想,也是她在教育路上的坚守。

    她告诉记者,她努力让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是:根植传统,研习传统文化以滋养内在;立足当下,融合中西思维以拓展眼界;拥抱未来,提高核心素养以走向未知。

    2009年,她担任了武陵区工农小学校长。初来之时,全校没有一个孩子书包里有课外书;极少有孩子喊一声“老师好”;学生中有乐器、舞蹈等艺术特长的很少;学生人数逐年下降……

    谢英从孩子的审美开始改变,在音乐、手工、文学等方面着力实践审美教育。刚开始时,有些教师担心孩子们学不好,有些教师担心家长不支持,但她觉得这恰恰是应该加强艺术教育的理由:“我要还家长一个美丽的孩子!”

    经过几年的实践,工农小学的孩子不仅人人会乐器,会学习,还人人讲礼仪,见了老师和长辈都会道一声“您好”,行一个标准的鞠躬礼……

    这个原本只有800人的学校,到2016年,学生数达到1500多人,成为了常德市的窗口学校、湖南省有名的优质学校。很多家长由衷地说:“感谢校长,在家门口办了一所好学校。”

    “做校长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学校”

    人们很好奇,谢英有什么绝招?她说,做校长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学校,一定要把学校定位弄准,其中学校文化建设非常关键。她所任校长的这两所学校都是通过文化引领来改变的。

    还在工农小学当校长的时候,谢英就认真研究了学校的情况。该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校舍陈旧,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了70%,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不是很好,是一所典型的薄弱学校。

    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常德市七中就在旁边,艺术氛围浓厚。因此,谢英结合学生的特点,借助这样一种地理优势,决定在工农小学打造“礼乐”文化,着力进行文化立校的尝试与探索。所谓礼,就是养成好的习惯;所谓乐,就是培养好的兴趣。

    她希望,孩子们跨进校门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都是艺术的、都是美的。学校大门是美丽的“编钟”造型,小花坛则是快乐的“乐符”,墙角也是大理石的“钢琴键盘”。

    工农小学面积虽然不大,却让参观者为之惊叹:常德竟有如此雅致、温馨、充满文化气息的学校,流淌着音乐、飘逸着书香!

    2016年8月,谢英从武陵区工农小学调入常蒿路小学,同时筹建武陵区第一小学。2019年秋季,常蒿路小学的学生整体搬入武陵区一小。短短几年内,武陵区一小就成为了有名的优质学校。

    2019年,武陵区第一小学正式建成。60个班的办学规模,64间功能室,总计投入3亿元,其中信息化设备投入5000多万元。

    面对这样一所传承与创新融合的小学,谢英把学校定位为一所“看得见未来的学校”,一所课程、空间、学习方式打通的“未来学校”,一所立足科技特色的“未来学校”。

    走进学校,教室是“AI未来教室”,走廊里有自动感应机器人,功能室里有模拟法庭、国防教育展厅、安全教育展厅,还有智慧书法教室、木工室、陶艺室、智慧音乐教室等。学校还开设了无人车、3D打印、趣味编程等课程。

    近两年,武陵区一小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达180人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服务点”“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学校”等1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用三个观点去引领老师”

    117名教师当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0人,市区级骨干教师24人,骨干教师比例达三成,教师平均年龄35岁——这是武陵区一小的师资力量。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来参观的人们都很惊奇,学校为何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培养这么多优秀教师?

    这与谢英的引领分不开。

    “谢校长总是站在很高的高度去办学,学校有很清晰的定位,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就注重去培养什么样的教师。”美术教师陈琳说。

    “校长应该用三个观点来引领教师——教师是学校第一生产力;用扩大镜看教师的优点;把每一位教师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谢英自己如是说。

    谢英从教30余年,在小学数学讲台上,形成了有名的“实、活、韵”教学风格。让人感叹的是,无论在哪一所学校任教,她所教班级均分、优秀率一直名列全校第一。

    担任校长后,她也不脱离教学一线,坚持带头上课,坚持带徒弟。她手把手指导教师上课,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

    在工农小学,她力求打造一支引领专业发展的核心团队,提出“智慧分享,共同提升”的校本教研理念,倡导“基于问题、立足校本”的科研文化,构建“规范、高效、快乐”的“礼乐课堂”。

    在武陵区一小,她建立“二维三轴”校本研修模式,以“人人成长”和“骨干成才”两个维度推进,通过学科沙龙、学习研训、未来课堂三条轴线展开,构建教研文化。

    工农小学与武陵区一小均是湖南文理学院和湖南幼儿高专的实习基地,每年两所学校都有几个班的学生在基地实习与见习,她也都亲自带徒弟。

    谢英不仅“独善其身”,还“兼济天下”。她在为学校、为社会培养教师的同时,还是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谢英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和“常德市小学校长工作坊”坊主,其成员遍布湖南省各市州和常德市各区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