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着眼于未来 着力于素质
——北京八中人才培养探索记
本报记者 施剑松

    “我心里对北京八中坚持了30多年的素质教育充满自豪。”一头白发的马一平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兴奋。1986年,马一平刚刚入职北京八中,正赶上学校作为西城区普教系统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首次实行《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素质’这个词当年听上去都觉得新鲜。”她说。

    1986年,时任北京八中校长陶祖伟从中学教育的角度探讨人才素质问题。他认为,教育在培养人才素质时应该具有超前思想和未来观念,不仅要适应当前,更要考虑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要在更本质的地方、更深的层面上培养学生,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共同发展。同年,该校确定了“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

    北京八中制定并试行了学生素质大纲,将学生成长需要的各种素质归纳为23项目标,配以实施的主要手段和考核方法。比如“目标20: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主要手段:高中开设“美术概论”选修课;每年年底举行“八中艺术节”;不定期组织美的讲座和其他课外活动。再如“目标23:有体育爱好,掌握一项健身项目”,主要手段:试行体育课的部分选修;实行体育课、体育协会和运动队三级体育活动制度,运动队以田径、游泳、体操为主项,兼抓球类;每年一次体育节,各季度组织拉练赛。

    “那个时候一到下午,整个学校里就热气腾腾的。”马一平说,“楼道里都挤满了学生,在那研究模型呢。”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北京八中的素质教育进入科学化、体系化、系统化实践探索新时期。该校创新运行“三线两全”管理体制,“党的引领保障”“行政统筹实现”“教代会民主评议”三线并行、各负其责、互相促进,推进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评价;学校管理进行扁平化改造,实施年级主体制管理,赋予年级更大的人权、财权和事权,使管理更加简明高效,学校治理进入现代化科学化的境界;成立学生发展指导评价中心、教学指导评价中心、学校发展保障中心等“六个中心”,各设相应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引领服务事宜,进一步丰富学校素质教育文化内涵。

    近年来,结合新时代育人目标,北京八中设计并完善了《新时代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明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推进素质教育高品质实施的教学策略,推进广泛导师制和学生360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北京八中办学品质提升方案》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