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以实践创新驱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不仅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知识储备的教学任务,更承载着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的使命与宗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根基,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正确指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全科学、正确的发展观与价值观,更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与精神高度,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以实践创新驱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发展,从创新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提升互动性及参与度、发展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教学提升思政文化意识、推进新媒体平台实践教学提升思政教育时代性等角度入手,全面推动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创新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提升互动性及参与度

    思政教育教学质效的提升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创新性发展需要是提升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效的基本理念与坚持。因此,学院从思政课堂实践教学入手,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升课堂趣味性与互动性,进而提高学生思政学习参与度。一方面,积极开展体验式思政教学,变传统“听”课为“演”课,根据学习任务与内容创建不同场景,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进程,在学习中感受思政教育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变化,切实提升学生对思政学习的热情度与参与度;另一方面,创新思政知识学习与交流模式,强化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开展问题研讨、交流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的课堂活动,丰富思政学习框架与维度,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思政学习过程的收获,在交流与沟通中学会理性思考,建立起批判性思维,进而促进反思自身、查找不足、补齐短板,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发展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教学,提升思政文化意识

    学院坚持将开展校园活动与参与社会实践作为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通过带领学生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社会服务提升学生对思政育人的感悟与理解,促进学生将思政教育精神与内涵深度内化,逐步形成自身的理念与信条,成为个人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一方面,学院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爱好加入不同类型的社团,积极发挥自身特长,丰富个人经历的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多样化发展。通过定期举办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为学生积极完成不同任务、在集体中承担个人责任提供锻炼机会,实现个人特质与集体繁荣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大环境建设,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践行思政教育内化与外显,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例如,学院利用暑期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农民工及经济困难家庭,以自身力量帮助其解决子女暑期学习无人监管问题,学生分组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行教育帮扶,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其“心贴心”地沟通,鼓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求学不放弃,为他们在心中点亮理想之火,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步。又如,学院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以红色记忆带动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对先烈的缅怀、文化的品鉴中感悟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来之不易,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心灵的净化与思想的升华,提升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质效。

    推进新媒体平台实践教学,提升思政教育时代性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提供了崭新的方式与良好的机遇,学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开展新媒体思政教育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的全面创新发展。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依托不同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微课教学,以微电影、短视频等信息化形式实现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接轨的目标,拉近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思政教育实践的开展,促进思政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发展;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网络资源与素材,并将之融入到日常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思政教育时效性。学院鼓励教师将思政教育主题与时下新闻相结合,在社会生活的视角下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学生思政学习与个人生活不脱节,将思政教育发展成为指导学生思考与实践的工具和武器,实现思政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指导性意义,切实将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潮流相结合,提升思政教育年轻化、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以多样化的形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发扬。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导 张传辉 博士研究生 高俊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5/27/05/ZGJYB2021052705_b.jpg 05 中国教育报 6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