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 星期三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将“五育并举”落实落细
周丽

    2015年,一所新学校在成都市温江区生态新城核心区域拔地而起,而如今,仅过了6年时间,学校已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区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课改实验学校”“全国品格教育基地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成都市国际理解示范校”……

    这所学校,便是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光华实小”),这是一所为了满足温江新城区广大群众对优质品牌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是为加快温江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而新建的一所公办学校。

    实粒少年闪耀工程——特色课程点亮“五育并举”

    6年来,光华实小一直在滋养至美文化的沃土。结合学校校名“光华”二字和温江是古蜀农业文明发祥地的背景,光华实小提炼出学校顶层文化更完善的主题表述:生命教育·至美主张·麦芒符号。学校期待每一个光华实小人都能“越充实越谦逊”,践行迈向光芒的卓越精神、实力成穗的抱团精神、锋利沟通的求真精神,共同实现至美状态。

    如何让光华实小真正实现“颗颗饱满,迈向光芒”的育人目标?答案是不再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当作口号。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光华实小一直深耕阅读课程,力图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精进。光华实小的阅读课是依托“麦穗”意象下“1+1+N”的“穗”阅读课程体系。第一个“1”即基于部编版—知方法—生根阅读;第二个“1”即共读整本书—求深度—拔节阅读;“N”即自主海量读—求广度—结实阅读。这样的课程之下,学校打通了课内和课外、学校和家庭、教师与学生、读书与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四对关系的壁垒,实现了阅读的全渗透。

    美育,能够促使学生身心平衡发展并形成终身审美的习惯。如何创设一种协同手、脑、眼、心灵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习,是光华实小一直在求索的更深层次的目标。学校美术组以“布”这一既新颖又生活化的材料为载体,创设“麦田蓝韵”布艺系列特色课程。这样的课上,学生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探寻不同布料的不同肌理,也能用布艺拼贴各种造型,还能学习体验扎染、蜡染、灰染等传统技法,运用创作出的布艺作品装置校园空间……学校音乐组低段将邦哥鼓、空灵鼓节奏训练及演奏与课堂基础乐理学习融合,中高段将口风琴、木笛等常态拓展课程学习融入课堂、走进家庭,每学期固定邀请专业乐团、剧团到校进行师生音乐会、话剧、儿童剧等专场演出……

    对于劳动教育必修课,很多学校面临校内劳动场地不足、校外劳动成本过高等难题,如何把书本知识和劳动实践建立链接,实现“五育”融合、知行合一?光华实小开辟出至美屋顶农场,打造出屋顶种植基地。学校研发的教材上,一至六年级科学教材与种植活动有关的内容对应植物的特点被按照种类、学习时间、生长周期、生长习性等梳理得井井有条,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拥有了动手耕种的伊甸园,体会着劳动的光荣和美丽,让科学教材中的植物在眼前真实成长……

    还有“思·享”课堂、品格课程、“四礼四节”体验式德育、篮球足球常规赛和季后赛……光华实小的课程是多元且精彩、创新且有仪式感。

    至美教师深耕工程——“1134”构建专业团队

    6年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光华实小迎来又一个发展瓶颈,学校班级数迅速扩张,新上岗的教师一年达53人之多,相当于一个甚至多个学校的教师总数。但学校基于原有校本研修探索,立项并深度精准实施市级课题“新建校初任教师专业化校本培养策略研究”的研究,摸索总结出“1134”应对策略,“清理一块地基+撑起一个顶层”+搭建三大支柱+构筑四面砖墙”。

    清理一块地基,是通过对新教师进行调查,梳理出制约他们发展的共性问题,便于学校自我认识。撑起一个顶层,是指通过研修理念和团队建设,让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至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搭建三大支柱侧重引导团队搭建学习共同体,树好团队标杆,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引领新教师专业发展;建好制度栏杆,通过“导、跟、晒、访”四字诀让教研团队践行学校制度;用好评价杠杆,通过评价激励引领教研组从“要我教研”变成“我要教研”。

    构筑四面砖墙——“5课”常量墙、“X”变量墙、阅读反思墙和教育科研墙的意义,在于培养专家型教师团队。在坚实的墙体之后,在学为中心理念引领的“思·享”课堂历练中,教师们会遇到推门课、见面课、达标课、展评课和诊断课,参与三级基本功竞赛,线上、线下阅读并在校网参选阅读人气王,参与小课题研究……

    一边是N个特色课程之下多彩发展的少年,一边是“1134”下成长型专业至美教师,光华实小6年来深耕的两大工程,也终将成就麦田学校丰实工程的辉煌。教育笃信一个“真”,学校坚守一个“静”,课程追求一个“宽”,课堂着力一个“思”,光华实小这片麦田,一直在努力让每一位师生都幸福成长,迈向光芒!(周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