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 星期三
全面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教育系统纪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五周年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北京大学党委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北大风格、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把方向、管大局,发挥党委“定盘星”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常委会首要议题。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推动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学科投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重大研究工作。
    强机制、促活力,打造“学人本位、守正创新”学术生态。激活“存量”,优化“增量”,打通“流量”,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新型智库,做好咨政建言工作。推进“儒藏”等基础研究项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
    建体系、育新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并作为本科生必修课。成立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开设19门高质量“四史”课程,推出《中华文明史》《新结构经济学导论》等精品教材,促进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大将担当“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系统梳理和阐释中华文明谱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更多新思想、新方案,为伟大的新时代贡献更多理论活力。(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邱水平)

助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时间作了传达,同时组织召开座谈会,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两手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辐射和引领,着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聚焦党和国家重大需求,深度参与清史纂修工程,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深入参与中国扶贫减贫事业等,用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突出评价引领,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深入贯彻中央破“五唯”要求,持续探索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机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了“评文不唯量”“项目不唯帽”“评文不唯刊”“评奖不唯人”“考核不唯文”的评价体系,释放了研究活力。
    四是突出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当好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交流“排头兵”,与世界上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关系,不断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 刘伟)

大力推进文史哲基础学科建设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新时代弘扬中华文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5年来,山东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把“中国古典学术”学科群纳入“双一流”重点建设,儒学研究“山大学派”初见端倪。大力推进“尼山学堂”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面向全体学生打造“德性为先、国学为重”育人特色。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批著名学者加盟山东大学,一批青年才俊快速成长。牵头承担“全球汉籍合璧”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实施“乡村儒学”计划,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实施“强刊兴学”计划,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面向未来,山东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加强文史哲基础学科建设。建强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基地;依托“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打造“中华典籍中心”;培育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推进儒学当代阐释与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优化育人体系,推进新文科建设,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探路者和先行者,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山大贡献。(山东大学校长 樊丽明)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

    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红色资源大省和高等教育大省,陕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为遵循,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的生命力首先在传承,坚持抓好教育教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坚持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指导开设秦腔、剪纸、皮影、泥塑、腰鼓等特色课程,建成“中国传统文化”“十三经导读”等国家级精品课程,设立19家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文化的吸引力关键在创新,坚持抓好研究阐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加强对历史脉络、核心理念、时代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建成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关学研究院等20余个科研平台,推出发行量超过50万册的《中国思想史》、3000万字的《十三经辞典》、2300万字的《关学文库》等标志性成果,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跨越时空鲜活起来。
    文化的影响力体现在交流,坚持抓好推广传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强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选派200余位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海外开展中文国际教育,成立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实施陕西文化对外译介工程,推动文学、中医、书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王建利)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引下,经济学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高质量成果大量涌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还要做更大努力。
    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学科专业、进课堂、进教材、进教师和学生头脑。二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注重对中国实践的总结,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的理论成果作为其内容的最大增量。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济思想研究。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四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高度,加强阐释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南开大学经济学科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撰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新时代一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做真学问,培养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更大贡献。(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逄锦聚)

推进中国特色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学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法学各学科充实内容、完善结构,学科结构更加适应当代法治建设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更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一是全面优化法理学对法学各学科的学术覆盖面与理论渗透力。法学各学科都承担着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责任,但就学科关联性而言,责任承担者首推法理学学科。作为法学之中的“首要学科”,法理学既要实现自身发展,也要承担对于法学各学科的引领、指导责任,在核心立场、主体原则、基本方法等方面,加强对于法学各学科的学术覆盖面与理论渗透力,进而在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二是加强中华法律精神研究。中国特色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其“中国特色”主要源自当代中国的国情民情社情,也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华法律精神。中国古代“民惟邦本”“明德慎罚”“和为贵”等优秀法律传统,作为中华法律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华夏文明5000年绵延发展的文化基因与制度基础。在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吸收体现民族智慧的中华法律精神,使得法学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更加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朱勇)

深化革命精神研究 服务党的建设重大战略

    作为教育部布局建设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在深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精神的研究,自觉服务于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深化理论研究。我们系统收集整理1915至1949年期间创办出版的红色进步期刊,编辑出版了共428册3亿余字的《红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为深化革命精神研究夯实了文献史料基础。撰写出版《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巡礼》《抗战精神》《雷锋精神》等著作,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谱系,为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贡献了力量。深化毛泽东生平业绩和精神风范研究,撰写出版《走进毛泽东遗物馆》《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与抗日战争》等10余本著作,举办研讨会,回击历史虚无主义。
    二是注重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参与编写出版《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读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百年史话》等著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通俗读物。主动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党的建设重大战略做出更大成绩。(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李佑新)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练好内功,扭转话语“逆差”,改变西方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
    要提升中国话语与国家地位的匹配度。崛起的中国需要相匹配的中国声音。要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在这方面,高校新闻院系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要用中国学术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之理的真理性。要提升用学术话语讲故事的能力,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提升中国话语议程设置能力和对话能力,引领国际理论话题,进而成为世界方案的提供者。
    要加快构建中国新闻学话语体系。要致力于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构建,用中国理论逻辑和学术语言,讲述发生在当下中国的伟大新闻传播实践,解读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重大命题,为人类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将进一步办好《新闻大学》学术期刊,致力于中国新闻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和创新,让中国新闻学在参与国际新闻传播学话语竞争中,不仅有理,而且有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新闻大学》主编 张涛甫)

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

    坚守学科初心,自觉承担领航定向的学科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自觉担负领航定向的学科使命,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提供识迷局、应变局、化危局、开新局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一是从价值论层面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二是从方法论层面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科学的思想工具。
    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一是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体系与核心要义、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深刻揭示其原理性创新和历史性贡献,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上下功夫,构建既能解读中国实践,又为国际社会理解接受的中国理论,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支撑思政课教学,全力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根本之问,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有职责。“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不忘创刊办刊初心,努力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冯秀军)

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为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要牢固坚守初心。学术期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精心策划和组织主题出版,深入阐释和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学术研究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要自觉引领创新。近年来,我们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组织相关专家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重大问题展开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倡导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三要着力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武大学报(哲社版)以“促进高深学术”为办刊宗旨,把学术质量视为生命线,力推精品力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赢得了极大学术影响力。
    四要积极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在办刊过程中自觉担负起培养学术人才的责任,既延揽大学者,又重视小人物,特别是着力发现和扶持优秀中青年学者,有力促进了优秀学术人才的成长。
    五要大力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在办刊过程中,努力引导中国学者就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鼓励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及时译介过来,借他山之石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汪信砚)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