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 星期三
车向忱:救国先要救民 救民先要教民
本报记者 苏令

    ■数风流人物·党史中的师者

    车向忱,原名车庆和,1898年5月7日出生,辽宁省法库县顾家房村(今属调兵山市)人。车向忱早年曾在法库县中学、北平大学高等补习班学习,后考入中国大学法科,不久改读哲学系。在中国大学学习期间,车向忱与几位同学办起了平民夜校,开始了平民教育活动。

    1928年9月,车向忱抱着“救国先要救民,救民先要教民”的平民教育救国理想,成立了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他提出:“平民教育为今日救国之教育。”从此,拉洋车的、卖小吃的……凡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普通人都成了车向忱的教育对象,他自己花钱给他们买书买纸。

    九一八事变后,车向忱来到西安,开展东北流亡儿童教育工作,他在西安创办了东北竞存小学,学生免费入学读书。1938年秋,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西安,车向忱带领竞存学校师生搬迁到凤翔县纸坊村。刚到纸坊村办学,条件很艰苦,师生住在两座破庙里教学、学习。到1945年,竞存学校共培养学生千余名,其中百余名奔赴延安,数十名参加了八路军。

    1946年初,车向忱回到东北,历任嫩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嫩江省联合中学校长、哈尔滨大学校长,亲自讲授《教育学概论》,书写“实事求是”作为哈大校训。当年10月,车向忱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成立,车向忱被选为政府委员,担任教育部部长。东北大区撤销后,车向忱担任辽宁省副省长等职。在这期间,他还兼任过东北实验学校校长、沈阳师范学院院长、沈阳体育学院院长等职。

    车向忱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在完成东北地区对旧教育制度改造中,发表演说,撰写文章,号召教育界学习老解放区教育经验。1959年,他撰写了《怎样教育新的一代》一书,明确提出“正面教育”“耐心说服启发”“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等教育主张。

    1971年1月8日,车向忱在辽宁盘锦逝世。

    (本报记者 苏令 整理)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