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透视亚文化肌理 警惕负面化倾向
施好音(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本科生)
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

    新闻回放

    无论是“一起爬山吗”“爷青回”“你品,你细品”“耗子尾汁”等流行语言,还是“微整”“快闪”“云养宠”等休闲娱乐方式,抑或是以解构权威为目的的恶搞文化,高校青年亚文化借新型媒介平台,以迅疾而广泛的方式风行于大学校园。这种反叛、颠覆和边缘性的小众文化在张扬大学生自由、个性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

    主持人语

    青年亚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内卷”文化小生态,它与主流文化有意保持一种疏离感。当下的中国高校中,青年学子在圈子化的虚拟空间和窄化的现实空间中营构属于自己的文化,有意张扬新一代青年的文化个性和思想追求,追求自我的存在感和表达主体性,但也流露出脱轨的冲动和叛逆的心性。本期两篇评论出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之手。作者能从青年亚文化的“茧房”中主动走出来,寻求文化破茧,反思当下中国高校青年亚文化存在的问题,文字清新而敏锐,可谓雏凤胜似老凤声。

    从杀马特到精神小伙,从火星文到缩写体,青年亚文化始终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主流文化秩序进行着挑战。青年亚文化是那些网络流行语,也是那些斩获“首页通知书”的鬼畜视频,更是那些吸引着年轻人眼球和钱包的流行娱乐方式。

    青年亚文化究竟为什么能够在青年人群体中产生影响力?为什么具有传播不息和花样翻新的生命力?

    数字媒介技术的成熟发展,为青年亚文化大行其道赋能。今天,媒介接触变得轻而易举,视频与图文的生产、编辑、发布变得轻易简便,而各式各样的移动互联设备又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网络接入口。交互页面中的弹幕、评论、点赞等各种社交功能,也容易让用户对亚文化社群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

    青年亚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种便利、快捷的媒介运作中逐渐形成、壮大。在青年亚文化里,文化碎片被反复复制、盗用、拼贴,形成崭新的亚文化文本。在呈现形式上,青年亚文化往往通过“鬼畜”、缩略、转译、虚拟时空场景等各种“非自然操作”,使现实被非自然地利用和夸张化地表现。青年亚文化在生产和传播中经历了多重复制和拼接,创作者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能够获得相对平等的快感和满足感。因而,对于初出家庭、初入社会的青年群体来说,在相对陌生和自由的生活环境中,更容易对亚文化现象持开放态度。

    青年亚文化尽管表现出多种层次,具有复杂性,但本质上是青年声音的一种表现,里面有情绪的宣泄和对身份认同的渴求。既然是情绪,那自然可能会有非理性的一面,但亚文化并不一定是反主流的文化,而且还有向主流文化转化的可能。对亚文化的包容并不意味着放任,更重要的是限制、引导,为亚文化的正向发展提供可能。青年亚文化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青年社群的交流和维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青年亚文化背后潜在的负面影响。当佛系风潮演变成丧文化,须警惕焦虑和消极心态席卷而来;当对“耗子尾汁”的调侃戏谑发展成审丑狂欢,须戳穿其背后通过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达成商业利益的虚伪。

    青年亚文化是后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群体自我表达的出口和社群组织交流的方式。但是,它并不应是青年人生活的全部和精神寄托。对青年亚文化需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从对创造力的挖掘和社群维系上看,它有存在和发展的合理空间;但从低俗化、引发沉迷、被商业利用等可能存在的负面化倾向看,须警惕其对高级智识和主流价值观的挤压,预防其对青年人思想价值的侵蚀。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