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长春光华学院
探索高校创业差异性培养体系建设
刘晓红 高海英

    随着当前高校就业市场形势越发严峻,大学生创业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也在推动大学生对创业进行必要的尝试与探索。在分析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长春光华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风格,在既有高校创业差异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寻求出了适应当前高校在校生的一套自主差异性培养体系。

    注重发掘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随着高校创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化,当前大学生创业成为吉林各高校间谈论的热门话题。经过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在吉林省省内高校中普遍开设了创业课程,但很少有高校专门设置相关教材,在教学上基本无法形成体系,更谈不上将创业教育课程科学有序融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当中。与此同时,创业教育课程与现有课程之间还缺乏关联性和逻辑性。此外,创业课程在进行理论指导的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虽然当前在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会加入一些小组讨论、经典案例分析,但对于没有任何实践能力的高校在校生而言,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针对当前不同高校自身在创业差异性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长春光华学院总结自身的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在原有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跨学科、多角度的创业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大学生对多维创业知识的需求,拓宽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学,使大学生创业学习实现效益更大化。在教学过程中,创业课程应在教学设置过程中体现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同时,加强创业师资力量的投入和建设。邀请各领域的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学校创业辅导教师,通过讲座和培训等方式拓展学生视野,启发他们的创业思维。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通过教学平台拓宽学生的信息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互联网上能够根据自己的学科领域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向,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

    对相关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重相关孵化成果的转化

    创业实践相关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方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同时,创业教学能够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高校创业教学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完善相关的科学创业教育政策体系。同时,创业实践教育并没有被纳入到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当中,不能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无法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此外,社会经验对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也有很大影响。目前,我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相关政策,对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融入实际的社会当中有很多实际的帮助意义。

    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进一步增多,吉林省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身的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为有创业想法和需求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场所。然而,这些创业孵化园区的利用率还有待提高,目前还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运营模式相对落后、孵化能力不足、基地资源不成熟等问题,难以满足吉林省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创业实践经验,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创业激情,但仍然无法真正自主创业,他们仍需要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的大力支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吉林省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进校园的优惠政策。然而,很多大学生由于对创业相关政策和流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创业领域畏手畏脚,这反过来又阻碍了他们的创业发展。因此,吉林省政府部门和高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的效果,以搭建创新平台为主要工作内容,为省内高校在校大学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实践专业指导服务。

    搭建更加全面的创新平台与实践平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目前,虽然吉林省内各高校大多已开设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但这些课程普遍存在实践与教学脱节的情况,从而造成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创业成功率较低。因此,长春光华学院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效增强其创新实践的成功率。

    首先,长春光华学院根据校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多层次创业孵化平台,与校外的实践创新不同,高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竞赛在符合校内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刺激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同时指派专门的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创业实践教育管理模式。在原有学校校内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校企结合的模式,帮助学生参与到更多的校外企业运行当中,更好地与社会上的成功企业进行有效对接,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实际的创业当中,利于学生后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再其次,聘请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专业创业导师,这些导师来自校外企业的技术人员,使其参与到学生创业实践当中,从而更好地保障在校学生创业过程更加科学、有效、合理,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吉林省高校应该深刻认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寻求建设差异性创业培养体系,从根本上为高校在校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业环境,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业型人才。

    (刘晓红 高海英)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长春光华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5/12/11/ZGJYB20210512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