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1日 星期二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满园芳
——特色教育助力偃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琼 周晓芬
偃师市市直中学王东科校长点评学生的沙盘作品
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快乐书吧中阅读
偃师市伊洛中学召开教职工“双选双聘”动员大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偃师教育事业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洛阳第一、河南一流”的总体目标。近日,偃师市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为新一年教育工作谋划了新的蓝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特色发展为重点,着力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激活教育发展“一江春水”,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县管校聘”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洛阳市“县管校聘”先行县市,偃师刀刃向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于2019年8月开始推行“县管校聘”。在把核编范围内的84所公办建制学校和4986名在编教职工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的同时,偃师将公办幼儿园也参照“县管校聘”改革方案一并对待,旨在激发教师队伍的内在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着力推动全市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县管校聘”迅速占据了偃师舆论热搜榜。为使“县管校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偃师建立了由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导,分管教育市领导主抓,市教体、人社、编办、财政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并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出台偃师改革方案等举措,为顺利推进“县管校聘”奠定了基础。同时,偃师按照“应设尽设、有需必设”的原则和省定师生比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产假、培训、高考综合改革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校长、教师等各类岗位,并出台相应分类措施,确保了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偃师通过考试、述职、考察等形式对局属学校、镇(街道)中心校校长进行重新聘用,并对71名镇(街道)学校校长进行交流任职;4527名教师通过各种考核竞聘上岗,未获聘用的教师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统筹调剂。

    通过“县管校聘”改革,偃师市校长队伍大范围交流轮岗、教师队伍双向竞聘上岗,打破了岗位固化、人员固化的顽疾,教师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学校管理更有成效,偃师教育“因岗用人,因岗取人,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局面全面形成。偃师市伊洛中学教师队伍的显著变化就是偃师“县管校聘”改革“驱动”下的一个缩影。

    “县管校聘”触及了懒者的灵魂。在偃师市伊洛中学,李老师在竞聘的第一个阶段——双选双聘环节落聘了,班主任无一人选聘该同志。这个结果其实一点儿也不令人意外。年轻的李老师平时懒散随便,工作态度敷衍,每天总是最后一个到校,一放学就走人,相关领导多次找他谈话仍无动于衷。这次的落聘却让他流下悔恨的泪水:“以前我只是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未全心投入,甚至还暗地里笑话过工作至上、以学生为重的同事……我一定会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县管校聘”淘汰的是庸者。“张校长,我落聘怨不了别人,只能怪自己听不进领导的话,外出学习从不报名,说课研讨总觉多余……”这是落聘的王老师与张俊峰校长的一段谈话。她落聘令人稍感意外,因为她平时工作踏实,与同事相处友好,可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教学理念落后,专业水平低,教学效果不佳,自然不能从容应对新时代教育的挑战。

    “县管校聘”筛选出任性妄为、不顾大局者。杨老师从教30多年,高级教师职称,教学经验尚可,教学水平中上等,但他落聘了。随后他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为人处世进行了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于凡事自己优先,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实际,对同事的需求置若罔闻。后来,杨老师主动申报中学部的宿管岗位,才留了下来。

    “县管校聘”动了懒者、庸者、任性者的“奶酪”,其产生的“鲇鱼效应”扰动了教师管理的“一潭静水”,看似“无情”,却为所有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教师弄清了“县管校聘”管理的是什么人,聘用的是什么人。肯定的是态度端正、积极上进者,刺激了工作敷衍、懒散懈怠者;认可的是注重成长、成绩优异者,警醒了不思进取、碌碌无为者;选择的是善于合作、乐于助人者,鞭策了自私自利、心胸狭隘者。“县管校聘”促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科学,让教师队伍中业务至上、师德至上、单位至上的思想成为一种潮流,张校长坚信,这支人心思干、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教师队伍,定能担当起教育强国使命的生力军。

    当然,“县管校聘”的实施事关教师的岗位和切身利益,必须做到公开、严谨、制度透明。为此,偃师市伊洛中学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民意定性。所谓定性就是“双选双聘”,即班主任、教研组长与任课教师之间“双向选择”。这实际上是教师之间的民意“定性”:大家平时工作的状态与效果,每个同事都心知肚明,最终做出是否愿意与之“搭档”的决定,无非是遵从自己内心对对方的选择和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比单纯业绩证件考核更加公正客观、顺从“民意”。

    绩效定量。如果说“双选双聘”是通过对教师的“定性”评价教师的话,绩效考核则无疑是对教师工作效果的客观“量化”。伊洛中学的绩效考核注重对教师工作的过程管理,公平、公正、公开是基本原则,每项考评都有据可查、有“迹”可依,对教师的最终考核结果几乎完全契合其一年来的工作表现,令人认可、信服。对所有首轮“双选双聘”中落聘的教师,依据本年度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倒排,根据教体部门要求的人数,确定参加跨校竞聘、校际交流人员。

    正如偃师教体部门负责人所说,“县管校聘”赋予学校的不是对教师“生杀予夺”的特权,而是更大的自主管理空间,给予了学校选人、用人的自主权,让长久以来处于稳定舒适区的教师有了危机意识,开始加快自己的脚步,自然使教师队伍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和乐”课程让每个孩子丰富多彩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支撑,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偃师市实验小学这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在“和乐教育”的办学主题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纲,开发并实施了多彩有趣的“和乐”特色课程体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都拥有快乐的童年。

    “和乐”校本课程根植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共分为品“和乐文化”、扬“和乐志趣”、做“和乐少年”三个板块,涵盖地域文化、和润德育、乐读经典、语言表演、艺术熏陶、体育健身、巧手艺韵、创新达人、向善达人、实践达人10个系列,内容宽泛,贴近生活,实践性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丰富了国家课程的内涵,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规范实施必修课。必修课程依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发展需要,拓展学科教学内容,以此作为学科课程的有效补充。硬笔书法、经典诵读、快速计算、跳绳踢毽等课程现已出版了校本教材,不仅有固定课时,还有评价体系,教育和引导每名学生写好字、爱读书、计算快、乐运动,使学校成为书画见长的墨香校园、经典诵读的书香校园、阳光体育的快乐校园和拓展课程的个性乐园。

    自主选择选修课。选修课程通过丰富有趣、形式新颖的社团活动实施。目前,实验小学共开设竹韵翩翩、快乐太极、纸艺飞扬等78个社团,每门课程的学习周期是一个学期,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挖掘个性潜能,发挥优势特长,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为提升社团品质,加强社团过程管理,实验小学制定“社团活动辅导教师职责”,坚持实行备课审核制和行政巡课制,努力提高每一节社团课的效率;制定“社团活动评比考核细则”,明确了学生考勤、教师备课、活动组织、特色展示、资料上交等各个方面的规定,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制作“和乐少年成长记”评价手册,记录每名学生的学习经历;开放日邀请家长、学生、教师参观评价,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促进了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选修课程,让每个孩子个性发展,“志趣”飞扬。

    扎实开展特色课程。德育课程中的小脚丫开学季课程、缤纷毕业季课程、清明节扫墓踏青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自主主持的升旗仪式课程等已经初见成效,以强烈的仪式感给学生以心灵的冲击。小脚丫开学季课程,以“梦想——从这里启航”为主题举行隆重的新生入学典礼,通过举行亲子诵读、亲子运动会、家长参加孩子入队仪式、参观学校社团等活动,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缤纷毕业季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感恩母校”征文比赛、创办《毕业季》校报专刊、举行毕业典礼、精心制作临别赠卡等方式展示6年来的教育成果,表达毕业生对同学、老师和母校的感谢之情。清明节扫墓踏青课程,全校3000名师生在每年清明节都会到离学校两公里外的烈士陵园祭扫,之后开展爬山、踏青活动。近几年,这项传统活动研发成红色之旅课程,2021年以“追寻红色足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通过清明文化知多少、祭扫烈士重传承、缅怀先烈话理想、走进春天感受美等活动,带领学生讲英烈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经典、树远大理想、立报国之志。升旗仪式课程,一直由班级轮流主持,根据节令和学校活动主题自主确定“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和形式,或表演情景剧、表演快板、朗诵、三句半等,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

    有序开展节日课程。每年的读书节、书法节、科技节、贸易节、艺术节、体育节活动,形式新颖,节奏欢快,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读书节是实验小学重要的节日,每年4月开启校园阅读节,9月开启教师阅读节,每次持续3个月,师生全员参与。科技节在每年的5月举办,分为科技体验区、创客展示区和主赛区,一件件饱含想象力、创造力的科技小制作,引得一批批参观者无不为之注目、思索、询问、体验。贸易节上可以进行小制作交易、书本交换,师生家长共同参与。书法节学生人人展示书法作品。艺术节班班展示红歌、经典歌曲联唱,开展“我爱祖国”书画大赛。体育节全员参与跳绳踢毽。

    “和乐”课程让师生生命更加丰盈。“和乐教育”,学校在探索;“和乐”课程,永远在路上……

    “大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走进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看到的是教师读书的身影,听到的是学生读书的声音。读书,不仅成为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师生的行为习惯,也成了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亮丽风景。

    结合偃师市教体部门提出的“六化”标准,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在“植根中国,放眼世界”的远景目标引领下,立足学校实际,全面推进“阅、知、行”大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创造书香生活,让每名师生在阅读、求知、践行中成为有教养、有素养、有涵养的大视野、大思维的人。

    两条轨道,让书多起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从提升环境、优化机制两方面入手,着力营造“目之所及皆有书,人人皆为读书人”的阅读氛围。三处阅读长廊、三味苑、开放书吧、书屋、书柜等一大批读书基础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能够随时随地读书的平台;每天阅读一小时、每月读一本书、写一篇阅读心得、进行一次阅读交流的“四个一”阅读要求,是推进师生阅读的基本保障。

    三大改变,让阅读新起来。改变阅读形式,有助于深层次阅读、高质量阅读的实现。一是变“单一的阅读”为“研读”。低年级的“读、讲、绘、演”和中高年级的“导—读—说—展—创—演”,将“读”这“一字诀”变为“多步曲”,既有对阅读方法的引导,又有对阅读结果的检测。这种阅读形式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加,阅读习惯稳步形成,阅读能力逐步提高。二是变“个体自主式阅读”为“群体互动式阅读”。“群体互动式阅读”将“千个人的哈姆雷特”共收自己囊中,通过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亲子阅读共同体、家风建设共同体等团体,在阅读骨干的引领下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从而辐射带动更多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现在,学校大大小小的阅读团队有二三十个,实现了阅读一人到多人、一个家庭到多个家庭的群体阅读。三是变“单一的书本式阅读”为“多媒介融合式阅读”。在跨媒体多屏幕多元化数字阅读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顺应时代,带领学生进入多媒介融合式阅读。如充分利用一米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并在平台上进行阅读打卡、阅读测试、阅读竞赛,使阅读看得见、量化看得到,保证了阅读的实效。

    多维课程,让阅读活起来。阅读要想深化,就要朝课程走去。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提出全科阅读理念,各科教师都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师。如:语文学科教师开发的“绘本阅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主题阅读课程”,数学学科教师开发的“数学与生活课程”,艺术学科教师开发的“五分钟阅读课程”等,使学科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这里,阅读不再是语文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校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折子戏”,真正践行大阅读的理念。

    多彩活动,让阅读暖起来。活动助力阅读,阅读之花常开。在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每学期举行的古诗词考级、师生同台诵、故事妈妈进课堂、课本剧表演、班诗班歌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节、“大馆”进“小学”、创意书签展、亲子经验分享、阅读作品成果展、百家大讲坛、研学旅行等活动,让全体师生一同享受心灵洗礼,感受内心丰盈,实现了从“阅读”到“悦读”的迈进。

    2018年学校获得河南省书香校园的称号,2020年成为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校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实验学校。作为“一书·一校·一座城”阅读活动实践基地,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还负有阅读推广、阅读引领的双重责任。2021年学校继续深入推进大阅读活动,使阅读走向更高、更远、更恒久。

    书拉近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人生的真谛也越来越明晰,奋斗之路更加光明而有意义。“展卷闻书香,灵启鸿鹄志。”让阅读为书香校园添活力,为教育存正气,为学生的人生增底气!

    “心育”护航让心灵洒满阳光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心。”所谓“心”,指的就是心理健康,它是学生长远发展的根本。为做好偃师教育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者,偃师市市直中学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以“文化立校,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为指引,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以“全面整合、全程开展、全员参与”为主要教育方式,以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为基本活动形式,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突破点和新路径,为构建学校大健康格局提供了源头活水和根本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度构建日臻完善。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市直中学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于2015年8月投资16万余元建起了130多平方米的心理咨询室,共由沙盘游戏室、学习与考试状态指导室、办公接待室、心理宣泄室、个体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内观训练室、团体活动室8个功能室组成。其中,内观训练室和学习与考试状态指导室是河南省仅有的在学校设置的功能室。同时,成立由王东科校长牵头,李国军副校长专职负责,3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7位三级心理咨询师、8位正在参加培训的教师共20人组成的强大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每学期制订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实行心理辅导教师轮流值班制和包班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心理辅导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为每名学生的心理成长保驾护航。

    育人途径多方铺垫,课堂形式丰富高效。2017年3月,市直中学和洛阳鹏凯公司签约,双方心理咨询师团队携手共同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丰富了教育资源,提升了工作效能。将每月的10日和28日定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开放日,通过“校信通”和微信平台发布消息,欢迎校内外学生和家长前来进行咨询。借助校园心理专栏、办心理健康手抄报、黑板报、班会课、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形式,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片、励志片,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利用固定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七年级学生以“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为主题,八年级学生以“青春期教育”为主题,九年级学生以“缓解升学压力”为主题。成立“阳光心理健康社团”和“暖心社”,定期开展志愿者进社区、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新年茶话会畅想未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自信心培养、感恩教育、理想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面向大众群体受益,疗愈个体再赴阳光。用专业知识服务学生心理,助学生走出困扰快乐学习。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比较到位,很多学生遇到困惑都能积极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这些年间,心理教师辅导过的学生大概有上千人次,通过辅导,他们消除了人际关系交往障碍,掌握了情绪管理的方法,改变了行为习惯,提高了学习动力,让学生变得积极阳光向上。在遇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如严重厌学、中度抑郁等问题,心理教师总是耐心地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提供帮助,经过一段时间心理辅导之后,这些学生大都能走出阴霾,恢复健康,回到学校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

    培训提升学无止境,家校联手共赴成长。家长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此,学校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如“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孩子”“相信相信的力量”“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懂得厌学背后的意义”“是什么让孩子抑郁了”等,给家长传输家庭教育知识,转变家长观念,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细致和爱的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偃师市市直中学心理健康团队会一如既往秉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校训精神,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点亮每名学生的生活,让阳光铺满每名学生的心田,让每朵花都能够在市直中学这温馨舒适的环境中精彩绽放,为市直中学的辉煌增添绚丽的色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更多合格、优秀、阳光的人才。

    创新特色,与时俱进;引领潮流,刻不容缓;优化现在,打造未来。展望“十四五”,偃师教育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优化已有特色的基础上,继续追求高品质定位,探索打造全新项目,扩大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偃师教育全方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张琼 周晓芬)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