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6日 星期四
乡村学生阅读的繁荣与冷落
熊纪涛

    读4月21日读书周刊聚焦乡村阅读的一组文章深有感触,我想结合自己对乡村学生这一特殊阅读群体的关注与思考,谈谈乡村学生的阅读困境,他们一边热衷于短视频、网络文章,一边冷落着优质书籍、经典名著,可谓繁荣与冷落两重天。如何突破这种困境?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乡村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乡村学生阅读,是乡村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振兴乡村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全民阅读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乡村学生阅读,势在必行。目前,各地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环境和待遇,日益重视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其落点都落在了培养乡村学生的质量上。这一落点成功与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我们能否培养出热爱阅读的乡村学生。

    其次,要系统地研究乡村学生阅读困境的成因。阅读意愿、阅读资源、阅读环境和阅读师资等,都是制约乡村学生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

    无论乡村还是城市,普遍存在着学生阅读意愿不强烈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学生未感受到阅读的美好。当然,这跟学生的学前教育和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由于阅读意愿不强烈,与其相伴随的阅读自觉、阅读自律、阅读习惯等,也就无从谈起。

    乡村学生阅读资源非常有限。纸质阅读资源主要集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图书室、文化馆。然而,多数乡村家庭的图书资源是微乎其微的,少数村镇建设的图书室、文化馆,其藏书量虽不低于学校,但适合乡村学生阅读的图书极少。再者,互联网等非纸质阅读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和阅读管理,学生也缺乏由纸质阅读而养成的阅读习惯,造成乡村学生阅读范围狭窄、品质不高,很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乡村学生阅读硬件有好有坏,但软件普遍不理想。一些学校配置阅览室、图书等硬件齐全,但部分家长或学校领导倾向于做题和考试,不仅不利于建设家庭书房书柜、班级图书角、阅读教室等物质环境,而且不利于营造崇尚读书、热爱读书的人文环境。

    乡村学生阅读师资相当匮乏。一些学生渴望阅读,期望提高阅读效率,然而缺乏专业过硬的阅读教师和适切对路的阅读课程。此外,作为阅读指导者的教师,渴望参加一些阅读组织和阅读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阅读指导能力,但是常常不能如愿,这也影响了乡村学生阅读的推动和实效。

    从乡村学生阅读的链条来看,乡村学生阅读在各个要素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这决定着乡村学生阅读的推动和改进是系统性工程,任何单一要素环节上的改进难以产生明显的成效。

    再其次,要以班级、学校乃至区域为单位,综合施策、齐抓共管。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乡村学生阅读既涉及人、财、物等显性资源和因素,也涉及时间、舆论、评价等隐性资源和因素。在这些显性、隐性的资源和因素中,既有暂时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也有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主观条件。从系统性思维出发,抓住可为、能为的要素环节,整体优化和提升乡村学生阅读的质量。

    用积极思维或成长性思维来看,学生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其阅读意愿也是可以增强的。部分学生因家庭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在入学前未能受到良好的阅读指导,这是既成事实。作为阅读指导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与其悲叹现状,不如起而行之,开展富有实效的阅读活动。例如师生共读、每日晨读和课前五分钟读书分享等。再如教师每天给学生朗读一则故事、印发一页故事,形成精彩故事天天讲、天天看等连续性活动,具有细水长流、滴水成海之效。

    学校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施全科阅读或通过阅读的学习,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例如,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等,可作为学校长期性、常规性活动。再如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跳蚤市场、宣传板报、乡贤演讲、校友谈读书等,每个学期都可以至少举行一次,还可以形成系列性的规划,营造学校局部环境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校期间将读书的种子种在自己的心田。

    加强阅读环境软硬件的建设,推动阅读课程化、教学化。若无阅读教室,在教室内可置简易书箱、书柜,创建班级图书角。当然,藏书于生也很好,每周或每月交换一次。教师还可带领学生搬着凳子,在学校的大树下、花坛边或者空地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讲故事、朗诵诗歌和戏剧表演等活动。学校和班级通过邀请家长进校园进班级,宣传和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引导家长支持孩子阅读,为孩子多买好书,建设书香家庭。

    发动家长集体网购优质图书,也可以印制阅读活页材料,保证学生在校、在家都有优质的阅读资源,随时可以阅读。班级内部、班级之间和学校之间,都可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促进学生结对子、形成互助组,在分享好书、传递好书中既能多读好书,又能增进情谊。家校联手、师生携手,最终解决“阅读资源匮乏不优”“人书不匹配”等阅读资源管理问题。

    学校有计划地培养阅读师资队伍,在具体工作和教师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参加阅读指导课程或培训研修提供便利和支持,使其成为全校学生阅读的种子教师。邀请整个区域的阅读指导专家,在学校建立阅读工作室,培养一批有能力实施乡村学生阅读的阅读指导教师。在乡镇和县域,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形成乡村教师阅读共同体,举办乡村学生阅读的专题研修活动,通过诸多阅读指导教师的星星之火,使乡村学生阅读形成燎原之势。

    应突出阅读的策略、方法、工具的有效性。思维导图、鱼骨图、关键词聚合、标签索引,对诗歌、故事的缩写、改编、续写、学写,班级、学校或县市级以上报刊的发表等,都能强化学生阅读的获得感。读同一本书,让接受指导的阅读远远胜过学生自发的阅读,使阅读成果可见、可说、可用,就容易在乡村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吸引力。

    只要扎根学生实际,问计于生、问计于心、问计于同人或专家,采用系统化思维找准诸多可为当为之处,综合施策、持之以恒地行动,最终就有可能将乡村学生阅读引向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全面繁荣。

    (作者系中学语文教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