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要闻
2021年05月01日 星期六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如何确保孩子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本报记者 贾文艺 易鑫
扫码了解相关调查

    阅读优质读物,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进入中小学校园的课外读物问题不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当天,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课外读物管理”相关话题开展了专项调查。在近3000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近四成家长认为现在的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问题。“非正规印刷,影响孩子视力”“价值观误导,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等也是不少家长觉得课外读物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含幼儿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了中小学校课外读物推荐的方向和标准,并对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情形划定了“12条红线”,建立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防火墙”。

    “当前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不仅会加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问题读物进校园可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认为,出台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是建设高质量课程教材体系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杨培明表示,课外读物还需注意印刷装订质量问题。“一些网络文学、玄幻小说等,被个别书商以极小字号、行距、页边距印刷,以比较容易拆分的方式装订,一些自控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一页页撕下来,藏在课本内偷偷阅读。这不但耽误学业,而且将严重损害视力健康。”

    那么,孩子的课外书究竟该怎么选?调查发现,22%的家长倾向于“学校推荐”,27%的家长选择“自行购买”,24%的家长让孩子自己选择。尽管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书或陪伴孩子阅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究竟哪些书适合孩子读”依然令很多家长苦恼。

    根据《管理办法》,学校是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的责任主体,是课外读物进校园最重要的把关人,可谓责任重大。学校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读物?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建议,学校可以成立由各学科教师组成的荐书专家组,对书目进行梳理筛选,并按照不同学段的需求特点向学生推荐。比如,小学阶段可以多读一些启蒙绘本、经典故事、科普类书籍;初中阶段可以加入更多经典名著、自然科学类书籍;高中阶段可以多读一些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

    杨培明介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会公开征集学生喜欢阅读的报刊、图书目录,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等征求家长对课外读物的意见建议,并据此专门进行研判,及时把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读物推荐给学生。

    除课外读物的内容需要严格把关外,学生的阅读时间需要保障,阅读兴趣和习惯也需要培养。调查中,45%的家长反映孩子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不足30分钟甚至“不阅读”,仅有9%的孩子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以上。原因主要包括“学业繁重,没有时间阅读”“只停留于表面文章,不理解内涵”“难以坚持”“没有阅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认为,学校要建立相应的促进阅读活动机制,通过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确保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应该怎么做?本次调查中,家长认为,“以身作则,引导孩子阅读”最为重要。过半家长认为,“多和孩子进行读书交流分享”“给孩子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图书馆”也有利于孩子爱上阅读。

    “如果家长每天都不看书不读报纸,想让孩子读书是不可能的。”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教师朱煜看来,家长首先要有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设阅读的环境。

    网友留言

    @000:建议学校设置阅读课,专门有一节课让孩子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或者有一节课专门精讲课外阅读书目。

    @红桃老k:在信息时代,希望有关部门对网络小说进行管控,因为会误导孩子的价值观。

    @冬雪初晴:经典和名著版本众多,良莠不齐,很多版本没有考虑孩子的阅读感受,字号过大或过小,排版混乱,导致孩子没有阅读欲望。给孩子筛选图书耗时又耗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