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五一特刊
2021年05月01日 星期六
您好,校园里的劳动者!

    在美丽、安全、秩序井然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但在师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又总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他们,是随时出现在校园各个角落的水电工,是手握百把备用钥匙的保安,是关爱学生的“楼妈妈”,是疫情期间一趟趟将师生安全送达的校车司机,是陪学生成长的“大哥哥”……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校园里默默奉献、默默耕耘的劳动者致敬!

——编者

中国人民大学后勤司机田小强:两度奔赴抗疫战场的“老战士”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疫情防控能上吗?”

    “没问题,能上!”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地防控局势日渐紧张。大年初三一早,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运输服务中心60岁的老驾驶员田小强一接到车队队长电话便不假思索地回答。

    可是,放下电话,他的心里开始打鼓,“疫情防控专家们都说,这次因疫情死亡的人基本上都有基础病,而自己也有高血压、痛风、右肺支气管扩张,一旦被感染很可能就回不来了,真舍不得家人,舍不得刚出生的小孙子啊”。

    “但是,作为一名高校老后勤人,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主意一定,面对家人的劝阻,田小强不再犹豫。大年初四一早,便投入到了学校抗击疫情的狙击战中。

    年后,学校不时有从各地回来的教职工和学生,需按规定送往指定的健康观察点。寒冷的冬天,田小强整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冒着大雪,一趟一趟地在学校和健康观察点之间奔波,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田小强毫无怨言,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学校的防控任务。

    其实,这不是田小强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突发事件。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也冲锋在一线。在那艰难的三个月时间里,因往返定点医院,他先后被安排到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隔离了四次。

    他清楚地记得,母亲得知他被隔离后,十分担心他的安危。边哭边在电话里说:“你总是这么傻呀,为什么要往前冲,你不知道危险吗?那是要命的!”

    “放心吧,我会做好个人防护的,等着我平安回家……”他不停地安慰老人家。

    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平稳后,他又被安排到贤进楼隔离。田小强幽默地说,“我又回来了。”

    抗击非典时,田小强一共住了30多天;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又住了半个月。

    为什么要一次次挺身而出?田小强回答,“总归都是为咱大学不被传染,为了咱们的学校,为了咱们的教师员工和学生们,即使倒下了,我也是光荣的!”

    1979年,田小强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修建处工作,从和灰工人干起,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改做过仓库保管员和采购员,后勤集团成立之后他开始担任专职司机。从19岁到60岁,田小强在人大的后勤岗位上工作了41年。

    在车队工作的这些年里,他参与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国庆60周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等多次重要运输服务任务。

    他常常说,“在学校开车,我代表的是我们后勤集团;出了校门,我代表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定要注意自己一言一行,为学校争得荣誉。”

武昌工学院教师李皓:陪学生成长的“大哥哥”

通讯员 雷蕾 朱文剑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4月16日一早,武昌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器人专业教师李皓和他的学生就坐上大巴前往江汉大学,参加第七届全国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了这次比赛,李皓和学生们准备了四个多月,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实训室里“泡着”,一点一点地打磨作品。

    智能垃圾分类作为一个新赛项,对于师生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机械结构到电气设计,从视觉系统的建立到整体联调都是不小的挑战。

    五次调试对比、重组模块、调整程序……为了让视觉系统识别起来又快又准,李皓不厌其烦地尝试和指导并查阅资料。

    “我们设计的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转动过程中,开合机构承受重垃圾时,会左右晃动,影响视觉系统的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想了不下七种方法,最终通过对关键部位添加轴承才得以解决。”李皓说,参赛的目的也正是如此,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克服难关的过程中成长。

    经过四个多月的相处,在学生们眼中,李皓不仅是他们的指导老师,更是他们的“难兄难弟”。

    “李老师太拼了,做比赛项目遇到难题时,会和我们一起熬通宵,直到把问题解决。”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魏杰说,本学期开学以来,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熬过6个通宵,节假日、周末也都在实训室里陪我们做项目。

    李皓常常跟学生说,“凡事最怕认真二字,要甘当‘钉子户’。”在李皓的影响下,魏杰慢慢找到了学习专业的自信,“随着实践经历的丰富,让我更加了解自身的不足,学习的动力也更强了”。

    4月21日,李皓得知自己所带团队制作的智能垃圾分类作品获得了全国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级二等奖,欣慰不已。

    “作为一位高校教师,就应该有一种‘钉子’精神,一旦认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为教育事业做一颗‘钉子’,也是我的梦想。”李皓说,平时他会把这种“钉子”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皓哥绝对是一位‘大哥哥’老师,对我们太好了。”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程永浩说,平时如果遇到专业上的问题,去办公室找他,一找一个准,妥妥的工作狂,每一个问题他都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手把手地教,即使遇到无法立刻解答的,他也会给我们指引方向,或者主动帮我们查找资料。

    “我理解的教书育人过程,是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李皓说,如果只把技能教给学生,学生没有能吃苦的干劲,去了企业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成长。

山东大学修缮工作人员马玉泉:四十年坚守的“幕后工作者”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今天洗手间的水龙头好像坏了,怎么也关不上了,跟喷泉似的,水一直流。”走在校园的路上,偶然听到两个女生抱怨,山东大学后勤保障部员工马玉泉立刻上前刨根问底。得知是哪栋教学楼的问题之后,他迅速回到工具间,收拾好工具,径直奔向“小喷泉”。不到半个小时,水龙头就修好了。

    漏水的水龙头、翘起的地板、坏了腿的桌椅、疯长的杂草……马玉泉的业务范围很广。寒冬腊月的凌晨、七月酷暑的中午、春风沉醉的傍晚,随时随地,马玉泉的身影可能出现在校园的任何角落。

    18岁来到山东大学后勤保障部,40年来马玉泉走遍了山大千佛山校区的角角落落,自己也从朝气蓬勃“小马”变成了受人尊敬的“老马”,唯一不变的,是一颗朴素地为师生服务的心。

    对于做好后勤工作的标准,老马也有自己的一套哲学。

    “后勤工作,做得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让大家感受不到我们的存在。”马玉泉说,等到老师或者学生反映问题,报到我这里来,就已经晚了,已经影响到大家的生活了。而且,任何问题都应该早发现、早解决。比方这个水龙头,现在检修比较松,将来就可能会漏水。这个水龙头漏水,那么其他同期安上的水龙头就必须精准检修了。

    “后勤人员必须养成‘火眼金睛’,在影响到师生体验之前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当一切风平浪静、按部就班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也不会想到后勤。”马玉泉时常调侃,“自己是幕后工作者”。

    2020年12月,济南出现了“今冬最强寒潮”,校区内接连三次出现地下水管爆裂。白天施工会影响师生用水,马玉泉和同事们就在夜间抢修,在零下近20摄氏度的校园里,在时常会喷出水来的水管旁,马玉泉和同事们身上溅的水结了冰,脸和手都冻僵了,当水管修好时,已近凌晨四五点,马玉泉和同事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而几个小时后,数千名学生如往常一样洗漱,开启了欢声笑语的一天。

    幕后的“老马”与师生接触很少,但是却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仅2020年一年,他完成了千佛山校区研究生招生等19次重大考试的后勤保障工作,集中检修课桌椅3000余张,空调65台,照明灯具200余套,多媒体设备36台,保障了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冬季寒潮来临前,他与同事一起对17座教学办公楼宇进行了专项检查,一层一层地检查门窗、供水管道,提前做好设施设备的防冻保暖工作,保障校区正常运转。

    第一时间处理、第一个到达现场、防患于未然、隐默在师生中……40年始终在一线的“老马”,被一届届师生反复提起,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山东大学工会工作积极分子”。

南开大学宿管员赵丽:铺就暖阳的“楼妈妈”

通讯员 罗梓月 本报记者 梁丹

    “阿姨!”小小的值班室门口传来学生亲切的唤声,“我想借一下水卡!”

    “好嘞!”宿舍管理员赵丽笑呵呵地应着。她眯起老花的眼睛,躬身从一抽屉摆放整齐的卡片中仔细挑出一张,递给前来求助的学生,并照例嘱咐了几句。

    今年是赵丽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早起、打扫、巡楼、错峰吃饭、给学生们拿卡和钥匙、登记进出人员、检查宿舍设施……作为女生宿舍的一名宿管,赵丽尽职尽责地完成繁琐的工作,一尘不染的地面和生机勃勃的花草更透露出了她对工作的热忱。“孩子们一叫我‘阿姨’,我心里就特别满足!”她扬起眉,活泼地笑着。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楼妈妈”。

    “楼妈妈”赵丽辨别人的能力很强。2016级本科生郭丹说:“宿舍楼里每个同学的名字、房号、学院,她基本上都记得。”2016级的罗凡更是感叹,“赵阿姨能够一眼看出企图混入宿舍的陌生人”。可学生们不清楚的是,为此赵丽下了很大功夫。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记忆力下降的她,通过反复对比照片加强记忆,做到了哪怕是戴着口罩也能精准识人。

    在生活中,赵丽还为学生们送去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宿舍中出现了蟑螂,她能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收服”;学生衣服扣子掉了,她就一边帮着钉扣子,一边为她们讲解步骤。

    2016级的本科生刘姝利清楚地记得赵阿姨用自己的锅教她烹饪螃蟹。“之后我们想让她尝尝螃蟹,她坚持不要。”刘殊利遗憾地说。然而,赵丽却常常为同学们做饺子和天津烙饼,她希望孩子们能尝到家的味道。

    想起那碗白粥,直到今天,郭丹的内心还是暖暖的。大一那年暑假,留校的郭丹发起了高烧,留意到她生病的赵丽送去了一碗自己煮的热气腾腾的白粥。然而,郭丹不知道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地方的学生对于粥的喜好,赵丽细心地将一碗粥熬出了不同花样:“南方的孩子喜欢喝浓稠一些的粥,北方的孩子更习惯‘米是米、汤是汤’的口感。”

    相比“宿管阿姨”,郭丹更喜欢“楼妈妈”这个称呼。她觉得,宿管只是一个职务,但“楼妈妈”更亲切。在郭丹心中,赵丽就像学生们的港湾,只要同学们需要,“楼妈妈”永远在那里。楼里的哪个孩子生理期身体不适,“楼妈妈”都记着;哪个孩子有了好前程,“楼妈妈”为她们感到高兴;哪个孩子受了委屈在楼道里哭,“楼妈妈”心疼地去开导……

    赵丽乐观开朗的正能量,就像一束阳光,为同学们驱散阴霾。回望大学时光,郭丹感慨道:“这四年有赵阿姨陪伴,是一件非常幸福且幸运的事情。”

    如今,赵丽的手机中保存着许多与学生们的合影,照片中的她与学生手挽手,笑得灿烂。岁月虽然让她不再苗条,但她笑容中的真诚从不曾消失。这份真诚,让一个平凡的岗位不断地发光发热,更将阳光般的温暖,播撒在学生们的心中。

北京师范大学保安队长顾光雷:手握数百把钥匙的“管家”

通讯员 殷钰 本报记者 焦以璇

    每天清晨6点,北京师范大学保安队队长顾光雷就已经起床,并将家属区巡视了一遍。在北师大,顾光雷服务着家属区47栋楼的3000多户家庭,被称为校园里的“好管家”。

    顾光雷今年38岁,今年是他在北师大工作的第十四个年头。顾光雷管的事情可不少,他要组织队员定期走访每一栋楼,查看每一处消防器具,了解每一项校园动态,小区90%的业主他都熟悉。

    在他的身上,有一串从不离身的钥匙,这串钥匙的主人,都是家属区的住户。因为,他熟记每一位独居老人的地址,定期陪老人去校医院检查身体;遇上有些行动不便的,他还帮忙将老人抬下楼晒太阳。

    在他看来,自己身上挂着的不仅仅是串钥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顾光雷和已经去世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老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张恩有一段忘年交。张恩生前孩子不在身边,有一次他半夜上厕所晕倒了,家里保姆赶紧给顾光雷打电话。接到电话,顾光雷立马叫了几个保安队员把张教授护送到附近的医院,担心张教授身上没带钱,顾光雷还给了他一张银行卡。

    平日里点滴的帮助让张恩无比信任顾光雷,放心地把家里的备用钥匙交给了他。如今,顾光雷的家中悬挂着张恩的题字,“到处青山好,何忧行路难。”

    像这样的钥匙,顾光雷手里还有很多。家属区有一位老人身患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和行动都存在诸多障碍。尽管工作忙碌,顾光雷和他的队员们仍然对他多有照料。于是,这家人也将房门钥匙交给了顾光雷。

    “有事找小顾”,已成为家属区住户们的共同选择。在大家眼里,顾光雷像家人一样,随叫随到。在小区里看到老人拎着重物,顾光雷总要帮着送回家;有住户出远门了,会拜托他帮忙浇花、取快递;有住户不在家,碰上装修师傅上门,便会拜托顾光雷帮忙开门……十几年来,家属区先后有几百户人家把钥匙交给过顾光雷。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十几年持续不断地做下去,越做越好,越做越精,大家也会越来越认可你。”顾光雷表示。

    为了更好地做好保安工作,自知读书不够的顾光雷,不仅接受公司的专业技能培训,还考上了北师大的成人本科,学习行政管理专业。休息时间他最爱看《法治进行时》,学习法律知识。他还喜欢钻研安保新科技,对小区的对讲系统、闯越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了如指掌。

    顾光雷的微信名叫作“光明磊落”,十几年来他也一直以这四个字来严格要求自己。

    “我们做服务业的,把每一项服务做好就是本分。要让大家心里有这么一个念头,有困难,找小顾就对了。”顾光雷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