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课堂:师生共生共长的幸福庄园
——聚焦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的“生长型”课堂改革
陈建权 杨武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积极建构“生长型”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知识的增长、学生的生长、教师的成长,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幸福庄园。

    盐城市龙冈中学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城郊古镇龙冈,创建于1953年,2004年被评为苏北首所地处农村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60多年的薪火传承、崇德向善、勤学强能,学校已成为盐城高中教育的一个典范,成为莘莘学子心驰神往的求学殿堂,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省教科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社会公众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龙冈中学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建构“让学引思”视域下的普通高中“生长型”课堂,细化“三问四环节”教学流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培育率连续多年位居盐城市四星级高中前列,连续多年荣获市区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特等奖和优秀奖。

    “生长型”课堂发轫于2015年3月,同年9月,陈建权校长关于“生长型”课堂建构的研究被列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长型”课堂的最初设想是“四生”课堂:生长、生活、生态、生动。

    “生长”的课堂: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遵循规律摸准学情,在课堂的生态场中,高度关注学生的一切状态,包括学生的喜怒哀乐、思维方式,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错误回答中的合理成分等,也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状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庄园。

    “生活”的课堂: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不单纯为了应试,而更多为日常生活服务,用“新课程标准”来说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课堂成为师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活乐园。

    “生态”的课堂:课堂的形态是常态的,不加雕饰,不矫揉造作,且有自然的动态生成;预设仅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动态生成才是课堂真实的呈现,让课堂成为师生和谐共生的美好田园。

    “生动”的课堂:一直以来,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艰苦。龙冈中学通过知识的生活化,增加课堂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优势,不知不觉融入课堂,敢于放开手脚触摸学科知识,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让课堂成为师生实践体验的精神家园。

    “四生”之间是密切联系、和谐统一的整体,又各有侧重。内容上,突出知识的生活性,体现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过程上,突出课堂的生态性,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和谐;情感上,突出生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上,突出课堂的生长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生长型”课堂的理论基础除了借鉴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思想以外,还借鉴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没有绝对不变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并与日常经验相结合,学生对教学和自己的学习关心并能分担责任及有自主性;知识并非单向只由课本或教师来传输,整个学习中应包括同学之间的社会性互动。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题研究中,龙冈中学的师生加深了对“生长型”课堂的认识,“生长型”课堂中的知识不再是一两个问题,而是一条问题链,可以发生出一系列问题串,同时知识在与师生的“期遇”中不断增值。“生长型”课堂中的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是自己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生长必须通过自我建构来完成,没有人能够代替他们生长,学生具有生长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等待着被发现和发掘。

    “生长型”课堂中的教师也是“生长需要者”,也有生长的需要,教师不再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让自己得到同步的“生长”,从而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

    “生长型”课堂的范式是“三问四环节”。三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四环节:带着问题自主研习—针对问题交流讨论—变式问题迁移创新—回顾反思生成问题。课前,学生利用好自主学习时间,努力完成课前导学的相关内容;课内,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组内强化团结协作,组间倡导相互竞争,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全神贯注、口脑并用、学会思考、训练思维、形成思想;课后,多做反思、乐学善思、自助助人、主动发展、快乐成长。在盐城市四星级高中教学视导中,“三问四环节”课堂教学范式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同时,龙冈中学把情感教育与“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教学模式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做到“形”与“实”相统一,真正把学习任务交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转变教学方式,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使情感教育在课堂中开花结果。在这样的情感教育中,教师敏锐地抓住一些教育契机,让学生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获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修养。这其中包括对生命、生长的感悟,对亲情、友情的体验,对民情、国情的理解,对生态、环境的忧患。

    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情感是成长的关键。“生长型”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两个成长的关键因素,它有3个显著的特征:高程度的思想投入,高质量的思维互动,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在陈建权校长看来,“生长型”课堂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且是师生与知识“相遇”的可能情境,强调的是在师生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期遇”,并最终实现知识与师生个体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建立起一种意义关系,使知识增值,让课堂生长。

    正如本校一位毕业生所言:“‘生长型’课堂给了我们一个生长的动力,同时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让我们成长为拥有完整人格的人。”“生长型”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让学生拥有不断成长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深化“生长型”课堂研究,近年来,龙冈中学还不断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借助“第10期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究班”和“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周艳名校长领航班”等平台,举办学术节,邀请上海市奉贤中学、上海市田园高中、杭州第十四中学、连云港海州高级中学等江浙沪名校参加“生长型”课堂教学范式研讨,以促进“生长型”课堂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龙冈中学将继续坚持以“办面向百姓的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秉承“深度学南通”的东风,持续推进“生长型”课堂的深度建构,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陈建权 杨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