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1年04月24日 星期六
在第九届全国名师名校长峰会上,专家、校长和教育管理者探讨防近问题——
预防近视新发重点在低龄段
本报记者 于珍 黄璐璐 黄鹏举

    “调查显示,2020年近视学生中未配戴眼镜的比例高达48.4%。男生未戴镜率高于女生,乡村学生未戴镜率高于城市学生。”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说。

    4月22日,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名师名校长峰会上,围绕“提倡科学防近 关爱师生健康”这一主题,专家、校长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研讨。

    防近要遏制增量,也要管理存量

    当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颇为严峻。近视率增加意味着什么?在马军看来,近视带来的影响,绝非配一副眼镜那么简单。

    “近视是不可逆的,高度近视很多时候会伴有视功能异常或眼底病变,有致盲的风险。”马军说。

    当下,近视防控目标仅强调降低近视率,而未对控制近视进展、控制近视未矫正率和矫正不足率提出目标要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芳丽认为,这可能导致已近视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恶化。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不仅要科学遏制增量,也要注意管理存量,有效的健康教育、户外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对于已经近视的学生,应控制近视程度加深,并降低未矫正率和矫正不足率。”刘芳丽建议,要通过学生视力筛查,密切监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情况。

    会上,福建省晋江市教育局副局长蔡朝阳介绍,2019年,晋江市把实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将眼科检查列入其中,拨出414万元专项经费为26万名中小学生免费健康体检,每学年为学生开展一次健康体检、至少两次视力检测。2020年,又安排400多万元经费继续开展中小学生免费健康体检。

    “关口”前移,低龄段是预防关键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近视增长最快的时期。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小学一年级近视率为15.7%、六年级为59.1%,整个小学阶段增加了43.4个百分点。

    马军认为,预防近视新发关键在低年龄阶段,特别是婴幼儿期、幼儿园和小学低年龄段,应及早为小朋友建立视力档案,定期检查视力视功能,直至成年。

    “6至13岁不近视,就可能终身不近视。”刘芳丽说,要识别近视发生的“窗口期”,将“关口”前移至幼儿园,在孩子还没有开始大量学习用眼时,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让孩子安全、平稳地度过近视高发期。

    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被认为是预防近视的最有效手段。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校长石锡伍介绍,学校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的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向大自然,不要留在室内,防止持续疲劳用眼。

    警惕不良教室照明对学生视力的伤害

    据统计,每名学生每天大约有60%的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相关研究发现,不良的教室照明环境是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根据传统标准,当下,我国多数学校的教室照明是采用荧光灯。”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政企事业部副总经理许建兴指出,荧光灯的衰竭速度快、照度偏低、色彩还原差,长期在这样的灯光下上课,容易加大用眼负担,诱发近视。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对普通教室照明灯具作出明确规定,要求灯具应具有遮光性,没有过度眩光等,还规定了灯光色温最大最小值等。

    石锡伍介绍,在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照明可以“看天变光”,实现智能控制全校教室照明,照明灯亮度可以根据室外的光线强弱和室内人员数量自主调节。

    “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需要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健康光环境是预防中小学生视力下降及降低视力不良新发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马军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