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2日 星期四
抵制历史“碎片化”的消极影响
贺艳芬

    这里谈论的历史“碎片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问题,而是指与全面的、整体的、普遍联系的唯物史观相对的,有人特别是部分“民间”“网络”的历史写作者以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视角解读历史的现象。

    这种“碎片化”历史写作,表面上呈现的是文化和社会心理的怀旧情绪,其实某些历史解读可能让人误读为对旧政权的颂扬和惋惜;再如在中共党史问题上,一些写作者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等名号,实质上是歪曲党的历史,侵蚀党执政的历史根基。因此,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为批判的工具,自觉抵制历史“碎片化”的消极影响,对于树立正确党史观,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碎片化”地片面看待历史人物,为旧政权失去执政地位伤怀,本质上是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某些“碎片化”历史写作者,无视近代中国的阶级矛盾与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以极少数历史人物的社会地位、生存状态与个人成就来印证旧中国的所谓“黄金时代”,这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看待此类现象,应遵循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把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结合起来。旧中国的“风流人物”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有阶级属性,一些人的浮沉也往往同他所属阶级的兴衰息息相关,以寥寥数人的言行管中窥豹,否定旧政权的反动性,是典型的唯心史观。事实上,旧中国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旧政权社会基础极其狭隘,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旧制度旧政权,是顺应历史进步和人民愿望的。要引导大学生看清历史“碎片化”视角的本质,评价历史人物要防止陷入片面性和感性认知的泥淖,真正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对历史的解读,要尊重“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的立场,不能脱离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的认识,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一些历史写作者惯用的手法,是把整体的、清晰的历史解构为断裂的、孤立的片段,然后囿于历史片段,以偏概全地为自己的“结论”提供佐证。由于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但因为局部和个别的失误或错误,就罔顾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历史事实,质疑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则是极端片面的和错误的。还有的写作者脱离历史背景解读历史事件,放大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刻意强调历史偶然性,而忽视偶然性背后蕴藏的客观动因和历史必然,比如用“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历史……”等荒唐的假设,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污名化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展人民武装和壮大人民力量,是违背历史基本事实和发展趋势的谬论。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以历史“碎片化”视角孤立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片段,为旧政权失去执政地位惋惜,本质上是否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合法性。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遵循历史主义的方法,从历史长河中看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

    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人民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旧政权违背了历史潮流,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期同广大人民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无法形成政治共同意识,也无法获得社会认同,其命运在败亡前已经被历史标记好。专制独裁统治、“清党”“剿共”和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官员们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和胜利财、违背全国人民要求休养生息与和平建国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最终在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裹挟下,旧政权的执政危机彻底爆发,陷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的境地,被历史和人民抛弃,“变为向隅而泣的可怜虫”。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立场,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些历史写作者用从故纸堆中捡来的碎片来做文章,为旧政权失去执政地位抱憾,根本目的就是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四史”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深入和具体的纵横比较,牢记红色政权从哪里来,方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因此,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引导大学生直面历史“碎片化”各种错误观点,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7JD710081]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