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展台
2021年04月19日 星期一
渠清如许有源头
——走近福建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杨邦清名师工作室
林藩 杨邦清

    近年来,各级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释放名师热能、辐射名师引领、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培养造就了一批区域内名优教师队伍,已蔚然成风。如何打造新时代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名师工作室?在此,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杨邦清工作室暨福建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杨邦清名师工作室给出了卓越答案。

    专家引领启航,建设“行动”团队

    杨邦清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是以“行动”的教学思想引领工作室建设,形成“行动”的影响力、感召力。工作室自启动之日起,就得到名师领航工程福建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的把脉指导,基地组建了理论和实践专家指导团队,实施工作室建设的设计、建设、诊断、跟踪与指导,助力工作室高端优质发展。

    为了打造一支过硬的研究团队,杨邦清工作室高位谋划。在专家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坚持“思想领航、行动研究”的培养目标,“点上交流、面上推广”的研究战略。杨邦清工作室高点突破。工作室为核心成员10人搭建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10个工作坊,并把工作室83位研修成员根据特长、特点以及区域分布编入10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除了吸纳工作室的研修人员,还吸纳当地的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师,形成了特有的工作室建设“两级联动”模式。每个工作坊坚守“建坊带教雁领航,区域发展是使命”的职责,在发展规划和活动设计中,立足于本地的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既有统一的工作室集体研修,又有灵活的工作坊学习,从而辐射到全省不同的地区,促进全省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度发展。

    搭建课程体系,落实“行动”研究

    杨邦清工作室首先构建课程资源开发平台,积极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与途径,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参加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及教师指导用书编写,借助福建省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杨邦清名师工作室”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在《闽北日报》开辟“杨邦清名师工作室行动综合实践活动”专栏,搭建活动探究交流平台。然后建构“GEC课程”(G代表Great大的,Green绿色的;E代表Extensible扩展的,Exploratory探索的;C代表Creative创造的,Cooperative合作的),即“大中小课程”。大课程突出学科融合之路,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推荐的70个主题分年级、分学期融入班队和学科课程中,与学科课程同部署、同落实,并根据课程实施的进展安排汇报、观摩、展示和及时评价;中课程完善半日制“绿色体艺”综合实践活动,盘活教师及课程资源,采用走班选课的方式进行;小课程则是深化准备季、创新季、运动季、英语季、健康季、阅读季、艺术季、毕业季等“8季课程”内容。确保大中小课程的全盘规划和有序并行。

    探究课堂突破,追求“行动”实效

    工作室将综合实践活动理念渗透各学科,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等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并以学科教学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落实。在常态推进过程中,挖掘全学科课程潜在资源,实施多学科融合。在课堂上推行“行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张,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行动六环节”教学策略框架,即情境创设、迁移“行动”,问题驱动、质疑“行动”,方案策划、引领“行动”,深度探究、体验“行动”,问题解决、思辨“行动”,评价反思、生成“行动”。用“行动六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让每一名学生获得更佳的成长与发展。

    探求凝聚成果,打造“行动”品牌

    经过工作室的不懈努力,一是撰写出专著《行动综合实践活动——特级教师成长与科研成果转化》,从“行动促课堂、行动促研究、行动促开发、行动促成长”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行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张,对当地综合实践活动建设的多维度具有促进作用。二是形成了“两级联动”的培养模式,形成“1+10+10+3”(1个领衔名师,10个核心成员,10个工作坊,研究、帮扶、培训3 个基地)名师培养模式,并使其逐步走向成熟。三是实施了“1+5+N”及“定点”精准帮扶模式,促进帮扶定点校的发展。面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等开展“影子跟岗、义教送培、优教送智、送教助研、支教助学”活动,发挥了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动帮扶学校科研能力及教学品质的显著提升。四是建构了“反哺师范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合作机制。工作室走进高校,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把丰富的教学一线经验带到师范生课堂,有效填补了师资上的欠缺和实践中一线经验的不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杨邦清名师工作室以“行动”发展壮大,铸就辉煌。(林藩 杨邦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