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要闻
2021年04月17日 星期六
“生源地贷款”助学更筑梦
本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王双平

    “生源地助学贷款圆了我的大学梦,也改变了我的命运。要是没有这个好政策,我连大学可能都念不了。”近日,记者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中学采访时,该校教师郑群群满怀感激地说。

    郑群群的父母均是下岗职工,一家三口仅靠“低保”维持生活。在她读高中时,母亲又出了车祸,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2006年高考后,郑群群收到了西安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面对学费和生活费,她一度想放弃读大学:“父亲送我报到时,算上家里的全部积蓄和亲戚手里凑来的钱才3000多元,但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要4500元……”

    会宁地处“苦甲天下”的甘肃省中部,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十年九旱,严重缺水,资源匮乏。就是这样一个县,当地迄今仍延续着“不赛吃、不赛穿、不赛建筑,只赛孩子上大学”的重教传统。但郑群群上学那会儿,很多学生家里的条件都很艰苦,特别是农村学生,“六月紧张,七月高兴,八月忧伤”是当地学生考大学的普遍情形。

    银监会甘肃监管局2007年6月提交的一份专报显示,2006年会宁县在校大中专学生有1.5万人,而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75元,在校大中专学生人均年需费用1万元左右。为维持学业,在读的九成学生需要贷款,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只占20%,很多家庭无奈转向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期限短、利息高的贷款。全县因供孩子上大中专学校负债5万至8万元的家庭占学生家庭的80%。

    这份报告引起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视,他批示:“要帮助会宁县解决助学贷款问题。”

    紧接着,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甘肃省委相关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就如何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孩子助学贷款问题赴会宁县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贫困地区学生助学贷款长效体制和机制的建议。随即,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决定在甘肃、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等5省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

    2007年8月29日,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在会宁县举办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签约仪式。当年,会宁县就有367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了贷款申请,近3000人签订了贷款合同,郑群群正是其中之一。

    “不需要担保、抵押,只要符合条件就可在户籍所在地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办理贷款,而且在校期间免息,毕业后还能放宽还款期限。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郑群群说,在校期间,她还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等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如今,郑群群已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她的体育课颇受学生喜欢,今年还破格评上了高级职称。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施,帮助一大批和郑群群一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也激发了在校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会宁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唐艳丽介绍,2007年至2020年,会宁共有8.2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到助学贷款13.38亿元,也是全国贷款受惠学生最多、贷款资金最大的县,实现了“应贷尽贷”。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起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的“三不愁”,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全国各地,2019年,全国生源地助学贷款人数461.08万,发放金额达336.51亿元。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