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
开局“十四五” 蓄力新发展
普高“双新”示范区 海淀这样建
剑松 刘惠宇
人大附中的思政课堂
一零一中学的体育课堂
十一学校的人工智能课堂

    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已全面进入了“四新”时代(新高考、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教材),至此,从2017年开始的此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此轮以新高考为撬动点、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全面的课程改革,以育人方式改革为重点,体现了不分文理、选课走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将为高中教育人才培养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彰显办学特色,走向多样化发展格局。”

    不可否认,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落地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如何落实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在选修课程开设、选课走班、学分管理、学生发展指导等方面都对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加强课改的价值观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条件建设。

    2020年,国家教育部门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别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2020年7月,国家教育部门在全国批复了33个示范区和99所示范校。北京市海淀区被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别示范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一零一中和北京十一学校被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别示范校。

    顶层设计引领,行政、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合力机制

    本轮课改,海淀区的建设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聚焦核心素养,改革评价方式,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落地实施,不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构建全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践模式,为全市乃至全国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贡献“海淀模式”和“海淀智慧”。

    海淀区成立了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别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双新”示范区建设作为区域教育改革重大事项,纳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在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定期会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保障的设计体现了海淀区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方面一贯采用的行政、教研、科研三位一体合力机制。区级工作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教工委、教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下设专家指导组、实施推进组、综合保障组。专家指导组由区教科院牵头,邀请国家、市级专家指导组成员、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领域专业人士组成,对各校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提出意见建议。实施推进组由区教委基础教育二科牵头,组织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科院专业人员、部分高中学校校长为成员,协同推进各项工作,每学期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工作进展。综合保障组由分管人事、财政的教委领导牵头,协调财政部门、编办、人力社保部门、国资部门等,研究解决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所需财政经费、人员编制、设备等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任务驱动,明确五大建设任务路线图和时间表

    目前,海淀区教委在国家教育部门课程中心的指导下,已经制定了示范区3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确定了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未来3年,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发展定位,建立具有海淀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在普通高中课程规范化建设、优质高效课堂、多样化特色发展等方面产生明显示范效应。

    海淀区高中新课改明确要促进区域高中学校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确立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体系,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质量水平上乘、辐射带动力强的高品质普通高中校。

    在此基础上,海淀将探索总结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实践路径和基本模型,全面形成区域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生态,为具有不同个性禀赋、兴趣特长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教育,全面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聚焦建设目标,海淀区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制定示范区课程规划,提高普通高中课程实施质量;变革课程组织管理方式,全方位构建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深化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聚焦考试评价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建强教研工作队伍,提高海淀高中教师专业素养。每一项重点任务都分别从建设目标、建设举措、实施步骤、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

    为助力海淀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别示范区、示范校建设,构建具有海淀特色的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路径和实践模式,海淀区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支撑优势,以“精准定位、整体设计;统筹推进、重点突破;项目载体、流程重构;教研指导、问题解决”为基本原则,启动了“海淀区学科建设2.0行动计划”,通过“4+1”项行动——课程资源建设2.0行动、深度学习2.0行动、学业评价2.0行动、教师素养提升2.0行动和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行动,推动全区各高中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提升新时期教师素养,实现高中学校集群发展,提升全区育人质量。

    专业能力供给,资源跟着任务走

    从2002年起,海淀区就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十几年来,海淀区积累了丰富的教改经验,教委统筹,集合关键能力聚焦关键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课程改革是本轮改革的重中之重。海淀区既提出明确要求,也制定出区校两级课程实施规划,并派出专家指导监督学校实施。海淀区组织特级教师和市、区级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等高水平专家组成学科督学队伍,强化督导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能力。推进高中新课改,海淀区整合学科督学在内的区内外高水平专家组入校指导普通高中校开展学校发展诊断工作,形成一校一策。内容包括帮助每一所学校找到特色发展增长点,形成SWOT分析报告,指导各普通高中校制定、调适课程实施规划。而区级工作组过程管理也将跟进,每年对8—10所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重点跟踪、科学评估,发现问题,指导整改。

    对于本轮课改重点强调的专题也有专项措施。例如针对劳动教育,海淀区已组织了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培训,邀请中国教科院专家为全区高中校做培训,指导各高中校将劳动教育全面纳入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劳动实践6学分必修课程,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针对“五育并举”要求,计划指导学校丰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立足办学定位和特色方向,构建多样、丰富、可选择的课程群。督促区内所有普通高中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特别是劳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开足规定课时。

    在专业能力供给的背后,是高效的资金保障措施。推进高中新课改以来,海淀区每年投入5200万元用于支持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这些经费并非平均分配,而是实行资金跟着项目走,支持各高中校选择适合本校的特色化发展项目。目前,海淀区有56所高中校全面参与新课改,每校确定一至三类课程作为特色重点建设,评选特色课程成果。按计划,3年内海淀区将孵化出一批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并推荐15—20个特色课程参加北京市特色课程建设评选。

    此外,依托海淀区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群体课题,海淀区还将总结区域实践活动类课程建设有效策略,研发研学旅行课程建设标准,规范全区高中校安全、规范、高质量地实施实践活动类课程。

    发挥优质教育辐射作用,推出“两个面向”示范举措

    展望3年后的海淀高中,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经过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别示范区3年的建设,海淀区的高中将根据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五育并举’的海淀高中课程体系;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实现大学中学联动贯通培养人才;以完善选课走班制度为抓手,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学生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智慧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以特色品牌选修课建设为突破,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别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对此,海淀区构建了内外两个面向的不同示范措施。”

    在区内,制定“三年三步走”计划,围绕全区高中课改五大项学年度任务和28项具体工作计划,将建立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简报制度和定期自评制度。计划将于2021年5—6月全面总结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并在学年末召开示范区示范校年度总结会,安排区级发言、示范校发言、不同类别高中校发言,交流阶段性成果。

    对区外,海淀区明确将加强示范辐射和对口帮扶,通过承办国家级别和市级研讨会,面向北京市各区、京津冀地区和外省市同行分享海淀经验。方案为对口援助地区提供“点对点”帮扶。措施包括提供优秀课例、送教上门、接收其干部教师到海淀跟岗培训等,承担海淀区、北京市和全国师资培训任务,对外辐射优质教研资源。

    人大附中: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立德树人为课程发展的核心价值定位。坚持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通过创新性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良性互动,构建了设计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备并又根植课堂、立足校本、便于实施的课程体系。

    人大附中构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领域”的课程体系,其特征是“基础性、均衡性、选择性、创新性、开放性”。“一主线”,即课程建设始终服务于人大附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三层次”,即构建了分别面向全体、面向群体、面向个体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荣誉课程;“五领域”,即在每一课程层次中包括了“德育涵养”“智育素养”“美育内涵”“体育健康”“劳动实践”五大领域的课程。

    以立德树人为总方针及行动指南,人大附中积极构建以“主题德育”和“学科德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群,塑造“全人格”教育,打造以“人工智能课程群”“STEAM课程群”“大健康课程群”“劳动教育课程群”为代表的特色课程群,优化课程层次,重组课程领域,调整课程维度,规范课程实施,以前沿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聚焦学生终身发展,人大附中注重生涯与学涯结合,已实现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化。围绕“自我探索”“环境探索”“决策与行动”等方面精心设计生涯规划课程,并通过专业讲座、社团活动、参与科研项目和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在学业、专业与职业选择方面的意识与能力,短期内改善学生选课迷茫的问题,中期内助力学生选择大学专业,长期会辅助学生作出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助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北京一零一中:培养创新人才回应新时代呼唤

    北京一零一中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仅有的一所中学。学校致力于培养卓越担当、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多年来,一零一中坚持守正出新,紧紧抓住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课堂,致力于构建聚焦核心素养的“生态∙智慧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长”,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一零一中构建了“三层八域”的课程体系:“三层”指的是基础能力、拓展融通、实践创新;“八域”则是依据国家新课程新教材的标准和内容,同时基于北京一零一中学生的发展需求打造了数学与逻辑、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道德与伦理、生命与健康、实践与活动八大领域32个系列的特色课程体系。

    为了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零一中成立了英才学院,下设5个书院:一知书院、圆明书院、学森书院、六韬书院、云翥书院,每个书院都打造对标一类优秀学生群体的特色书院课程群。如一知书院,对标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联赛的学生,每个学科都配备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完备的竞赛课程体系;学森书院,对标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建构有科学探究、科学方法等常规课程以及与大学深度融通的高端实验室课程,圆明书院对标人文社会学科高端人才培养,包括人文方法课程、人文实践课程、人文经典课程;六韬书院聚焦领导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和造就具有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宽厚扎实人文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教育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领导能力的各行业未来领袖人才;云翥书院聚焦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开设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精品课程,为出国深造的学生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拓展国际视野与能力。

    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课程面向全海淀区开放,英才学院打通学段和校区,实现了混龄学习,使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有本质的变化,课程实施采用项目式培养的模式,鼓励学生定制个性化发展规划和学习与研究计划、以项目为载体制定课程规划,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无边界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实行弹性学制,可以申请免修某些课程或者跨年级学习。

    英才学院建立了与大学深度合作模式,主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与国科大合作,在圆明园校区试点开办“国科大科技创新实验班”,在其他校区开展“2+4贯通培养”项目实践;设立院士、科学家和博士工作站,零距离辅导项目班的学生,协助学校推进科技教育项目落地;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苗圃计划”,成立同济实验班等,聚焦育人模式创新。

    在大德育理念的指引下,一零一中整合校内外资源,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未来需求,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并且包括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学生文化和实践活动4个方面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努力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的四大德育特色课程,即生命与生态、个人与社会、民族与国家、多元与国际等4个领域,生命与健康、气质与修养、生态与自然、人生与规划、规则与自由、民主与法治、道德与伦理、光荣与梦想、忧患与自豪、使命与责任、多元与包容、沟通与理解、合作与共赢等13个系列,分别从身心健康、公民意识、国家认同、国际视野4个方面培育学生的担当品格。

    北京十一学校:探索落实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路径

    在深入学习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北京十一学校启动了以“基于标准的学习”为主题的教学探索,着力研究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可行路径。从2017年开始,学校各学科、课程组、教研组首先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将课程标准细化、分解为学习目标,再以此为基础,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

    立足“基于标准的学习”,十一学校以学科大概念整合学习单元。通过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路径和学习的动力机制,设计多种工具、量规和“脚手架”,为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着力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十一学校围绕学习任务设计、诊断与评价研究、作业研究等做了大量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始终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让师生在共同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支持。

    面对“四新”时代的挑战,十一学校高度重视研发平台建设。先后成立“考试与评价研究部”“作业研究中心”等研发部门,由学校的骨干教师带领团队先行先试,为敢于创新的教师搭建跨年级、跨学科、多层级、多类别的交流与分享平台,通过实施重大攻关项目研究、“学术积分奖励办法”等各种举措,激励和支持科研创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十一学校积极开发各种学习工具、量规,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制定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学习策略”的高效闭环。这些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整合运用多元智能、学习风格和自我系统等相关理论,利用多维度、深层次、动态化的模型精准描述不同学生的学习路径,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工具,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实现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十一学校构建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模式。通过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立体化评价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且及时的反馈,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开局“十四五” 蓄力新发展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4/15/12/ZGJYB20210415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