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经典向我走来
何伟俊

    2008年之前,我的阅读以中外的哲学、语言学、教育、人文等书籍为主,未想过阅读中国古典原著。在这个思想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再次为当下社会关注和重视,这让我产生了阅读、学习“四书五经”的冲动。我想,作为教育人应该通过阅读、学习古代经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自己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判断,才可以面对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播文化的教育人责任。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用细读文本的方法,认真品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陆续出版了《〈论语〉里住着的孔子》《孟子的理想国》等,《〈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智慧》也即将出版。

    我认为,要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间接了解,听别人介绍;另一种是直接了解,回到原点,细读文本,生成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判断。

    在品读《论语》时,我用解读文本的还原方法,做到四个“回到”,即回到文本、回到语言、回到人心、回到生活,追寻属于我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从这个视角,又引发了对另一个话题的思考,就是中国传统文学评论的命题“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现在通行的解释是研究一个人及其作品一定要先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理解文本离不开时代背景,但如果只局限于时代背景,其思路有点儿偏颇,甚至产生误解。其实,时代背景不是一个预设在那里的、虚空的环境,时代是由人创建的,哪有抽象的时代?我想做一点儿突破,不为那时的时代背景束缚,而是从文本、语言出发,去感受孔子、弟子和其他个性鲜明、活泼泼的人,走进那个特别的春秋时代。这也正好跟《论语》中孔子的思路相符合,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能理解语言的话,就不能了解一个人。我就是想从语言走近孔子其人,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思想情感和人格精神。随着细读的深入,孔子的形象在心中逐渐丰满、鲜活。

    坚持反复品读,加上与教师、书友分享,于我受益良多。第一,尽管花了很多时间、精力,但得益是丰富的,分享是快乐的;第二,与同仁交流,尽到一份传播文化的责任;第三,通过讲,让自己思考得更深,品读得更细,收获得更多。正如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的:“你真想拥有一本书,你就把它讲出来。”开玩笑地说,我讲《论语》,收获最大的不是听我讲的教师,而是我自己。

    我阅读经典的方法有六个方面:1.整本书细读:先全书浏览一遍,然后分篇一章一章地细读。不理解的字,除了看注释外,还要查看古汉语字典,弄清字的古义,避免望文生义。2.边读边思:理解大意后,反复阅读,关注语言,联系语境,还原生活,串联自己已有的阅读积淀,细细琢磨,深入探索言外之意,领悟“近言”之“远旨”。3.笔记所思:一篇边读边思下来后,再一章一章地梳理,提炼出主题,联系生活、现实阐释、评论,撰写相对完整的阅读笔记。4.整体提炼:挈领而顿,百毛皆顺。注意全书前后、每一篇章节之间的联系,整体、贯通起来思考、梳理、提炼、分析、感受和评论。我整体提炼,《论语》的核心价值有三点——为学、为仁、为政;《孟子》的核心价值只聚焦一点——仁义。5.先慢后快:从2007年到2008年,细读《大学》和《中庸》,写读书笔记3万多字;2009年到2014年,细读《论语》,写读书笔记15万多字;2016年到2017年,用15个月细读《孟子》,写读书笔记20万多字……6.主参兼读(主题阅读):广度阅读,拓宽视界,思维碰撞,独立思考,深化理解。《论语》主读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兼读朱熹、李泽厚、鲍鹏山等有关《论语》、孔子的书20多本,还阅读哲学、人文等其他书籍。

    细读经典的过程,是提升理解力的过程,是丰富自己、感悟经典魅力、享受阅读的过程。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阅读经典,有时我们往往觉得很难,其实你真的读起来,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打开这扇门,勇于走进去,肯定能进入经典仁、智的世界。经典如璞细琢磨,玉汝于成心宽阔。经典,一定会向你走来。

    (作者系江苏省兴化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