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高教周刊·研究
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
重温华东石油学院时期办学艰辛历程——
深植爱国情怀 突出育人特色
李贞刚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石油大学(时称“北京石油学院”)于1953年因油而生、与石油工业同发展,并因油而兴、与时代社会共进步,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共和国历史上的功勋学校”。

    学校先后经历了北京石油学院(1953—1969年)、华东石油学院(1969—1988年)、石油大学(1988—2005年)、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至今)4个发展时期。在华东石油学院时期,学校走过了最艰苦最困难的一段办学历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学校由于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享誉海内外。

    19年办学历程成果斐然

    短短19年办学历程中,华东石油学院共招收1万余名本科生,数量并不算多。然而,在这一时期的毕业生群体中,产生了以曹耀峰、袁士义、孙龙德、李阳、黄维和、高德利、李根生、李宁、孙丽丽、徐春明等10位院士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产生了以马富才、周吉平、王宜林、杨华、汪东进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产生了以“当代青年的榜样”“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秦文贵和“中国石油科技楷模”、有中国“石油神探”美誉的苏永地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英模人物。

    除了这些典型代表,华东石油学院时期所培养的毕业生,无论在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品质,即具有“以国家为先、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荣”的优良传统,具备“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优秀特征。他们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守正出新、求真务实”,生动诠释了“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精神。

    回顾往昔岁月,学校如此突出的人才培养成果,是在办学条件非常艰苦、环境比较恶劣的胜利油田矿区所在地——山东省东营市取得的。尤其从北京迁出之初,学校面临人才严重流失、实验设备严重受损、教职工居无定所等重重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为何还能突出重围,培养出众多优秀毕业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

    辉煌背后有深层次根源

    抛开时代背景和外部因素,仅从内部的发展来探究,华东石油学院办学成绩的取得与以下四点原因密切相关。

    深厚的爱国情怀。作为一所成立于新中国急需之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特色高校,全校师生员工始终对石油工业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充满情怀、矢志不渝,并已将这种深厚的爱国情怀、报国之志融入历届学子的血液之中。以杨光华老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在办学治校过程中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始终将面向国家石油工业发展需求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使命。学校始终强调德为先,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倡导“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校园文化,重视通过全员育人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将学校的思想教育、成长成才和学生的人生追求紧密联系。

    先进的办学思想。在近2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引育并举、鼓励冒尖、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既培养了一大批能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还铸造了一支能够攀登石油学科顶峰的领军人才。在办学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拿出专项经费积极为教师创造参加重大科研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名校委培进修等机会;每年选派20—30名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进修,仅1984—1987年就委托国内重点大学培养师资206名。同时,还形成了一支潜心教学、乐于施教的老中青梯次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进行的另一项重要探索。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坚持将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全面加强与胜利油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依托油田加强学生生产技能训练,通过聘请油田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不断把油田新工艺和新技术引入教学。学校于1970年创办的石大胜华炼油厂,在科研中试、成果转化和学生实习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成果孵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和全国高校企业的重要典范。

    鲜明的育人特色。学校始终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开辟了以“德为先、厚基础、强实践、重全面”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模式。

    一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强调德为先。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的爱国敬业、成长成才和艰苦创业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是多措并举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挑选最有经验、最有水平的教师上讲台为学生讲基础课,鼓励提倡基础课教师用最新科学研究反哺课堂。重视外语教学,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实施外语分班、分级教学。

    三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先后建成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仪器分析中心,以及35个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并通过完善培养计划、提高实践学分占比、实行部分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等措施支持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国工科高校中率先开创人文素质教育的先河,通过引进一批文学艺术专业教师、成立专门的教学机构、开设一批文学艺术课程、完善综合测评办法等措施,引导学生在学好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化、文学和艺术素养,走全面发展之路。

    浓郁的文化氛围。当时,学院地处胜利油田矿区,总体文化环境比较薄弱,但学校上下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注重优良校风学风的培育,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校风和学风教育,孕育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着重抓好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军事训练课、劳动课、社会实践课和第二课堂等六个环节的改革。学校定期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与在校生交流,注重对优秀校友典型事迹的宣传,从而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报国志向;建造了校史陈列馆,通过校史校情教育,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定期邀请文化名家来校访问、讲学,大学生海燕诗社非常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

    继承传统深耕人才培养

    一所大学的生命力所在,归根到底是由育人质量和社会贡献所决定的。华东石油学院为新时代的后继者留下了一大笔精神财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经过几代人薪火相传,不仅在学校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芒,时至今日依然葆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在近年来的办学治校实践中,学校始终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已成为全校师生新时代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充分吸收华东石油学院时期的育人思想,科学设置各培养环节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性地提出并全面推进实施了“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和“二四三”研究生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持续提升。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积极推进人才机制体制改革,完善人才支持保障体系,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尤其是后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全面传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紧紧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瞄准科技前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深度合作全面推进,与兖矿集团共建新能源学院取得实质性进展,既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也为培养一流人才增添了能量。

    [作者单位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