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7日 星期三
“苏海”:难酬蹈海亦英雄
——听刘笑天老师读“苏”
郎镝

    3月3日第9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颇具新意,不仅能读,还可以听。戴着耳机听刘笑天老师谈读林语堂撰《苏东坡传》的感受。他说,他读出了“叩击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你微笑着温暖而忧伤的眼泪。”这就是苏轼。千年之后,他不仅感动了林语堂,更感动着所有有情“读他”的人。真可谓情动读者,心动学人。

    那么,读苏轼,还可以读什么呢?读“苏”,我以为可以有三“读”。

    首先,读“苏海”。宋代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评论“八大家”时,认为“韩如海”“苏如潮”。但是,后人流行的说法更夸张地认为“苏如海”,认为他“波澜浩大,变化不测”。南宋皇家更认为他“力斡造化,元气淋漓,穷理尽性,贯通天人”。即使骄傲的清代文论家们以其“误矣”,也不妨碍苏轼的诗、词、文、赋、书、画等皆足名家,成为罕见的全才。中华文明发展到宋朝达到顶峰。民族的知识和才华,融汇到苏轼身上,成造极之势。真正是才如江海。

    其次,读“苏学”。苏轼是现世性和超越性结合的一位智者。读者、学者、论者从12世纪开始就构成了一道道长长的接受与传播的“文化怀念”的链条。最早,“苏学盛于北,景行遗山仰。”“有宋南渡以后,程学行于南,苏学行于北。”丰富如苏学,其政治态度中的“变法”与“反变法”、党争与结盟,思想上儒释道的离与合、文化性格与俗世经验,都有特别的发明。甚至苏轼文学作品在日本、朝鲜的传播与接收,都是每一个读苏、爱苏人关注的话题。

    再其次,读“苏门”。苏轼不仅创作颇丰,还非常善于交友。著名的《西园雅集图》就是这方面的印证。袁行霈先生曾提出将文学与艺术结合起来研究。因此,这张图就高度概括了苏轼的“文学朋友圈”。“顷见《雅集图》,坡、谷、张、秦一时巨公伟人悉在焉。”这些苏轼的朋友或挥毫,或作画,或听弹阮琴,或题石,或讨论佛理,体现了“苏门”高品位的文化水准。无论是文学史、美术史,都是不可多得的神品。

    此外,苏轼还是中华文化的忠实传播者。杭州西湖曾发掘出一尊圆雕石像,据说就是以当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为原型,可见苏轼对当时佛教的深刻影响。传说,苏轼偏嗜《华严经》,时人尊他为“华严长者”;甚至在苏轼身后,都曾流传着他被当作“伽蓝护法神”的故事。

    可以说,苏轼可读之处多矣。他登峰造极,又俗趣横生;他令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又让人回味得意味绵长。《论语》有“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读经典,选苏轼,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作者系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