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让关涉劳动的道德情感积极而持久
侯晶晶

    开学伊始,小学生在假期中进行家庭劳动的实践,如何延续、保持下去,进而形成更为稳固的习惯?家校如何合作、立足家庭,继续有效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如何让小学生长久地葆有关涉劳动的积极情感,以激发积极的劳动实践?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关注,以促使劳动教育获得持久的效果。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两个学期以来,小学和学前班的孩子们一般已在学校或幼儿园参与过一些劳动实践,为家庭劳动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家长与孩子要警惕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尤其是节假日出现倒退现象以及形式化倾向,配合学校积极落实《意见》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之要求。学校可引导学生与家长学习《意见》摘要,提高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与自觉性,共同落实劳动教育重点,即“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劳动教育的准确理解是高质量劳动学习的前提。父母应避免一味重视利用节假日实现知识学习方面的弯道赶超,集体“抢跑”只会使教育的“剧场效应”升级,使稚弱的劳动习惯遭遇“雪藏”。节假日,家长也宜珍视孩子们时间自由度大的优势,帮助其对劳动学习进行拾遗补缺、系统提升。有教育学研究表明,至少21天坚持不懈的实践方可基本形成良好习惯。只有重视家校劳动教育的一贯性,才能避免一曝十寒。父母可以配合教师,结合孩子的具体能力与兴趣需要,将劳动学习生活化、常态化。可商定儿童依托家庭生活环境重点学习的一两项生活技能或其他劳动技能。家长和教师宜以欣赏的态度、耐心的指导鼓励孩子多形式地自觉参与,不急于苛求结果的完美。这样会更好地保护孩子劳动学习的热情,实现过程与结果的良性互动。

    家校应重视共同引导小学生体验关涉劳动的积极情感,助推其超越单子式个体的存在状态。关涉劳动的积极情感既包括直接关于劳动的积极情感,也包括由劳动产生的间接关乎劳动的情感。关于劳动的直接积极情感,常见的有对劳动的好奇感、兴趣、动手动脑制作的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和耐挫的坚韧情感。这些积极情感会推动小学生在劳动中反复实践、精益求精,逐渐形成主动的劳动习惯。经常体验实际生活中关涉劳动的健康积极情感,也有助于防止小学生陷入虚拟空间,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由劳动产生的间接情感,包括与从事各类劳动的陌生同胞的联结感,对多种职业的平等感、悦纳感、期待感,服务社区、社会、他人的乐群感、责任感、融合感等。这些都有助于小学生超越单子式个体的存在状态。自幼体验劳动学习实践形式的丰富性,也有利于避免学生形成关于劳动具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误识与层级化刻板印象。

    青少年劳动学习过程中积极情感的唤起和体验,使劳动教育不止于技能训练,而且有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其积极情感体验细腻、稳定、持久,学会以更多方式表达对家人、同学、老师、邻居等生活圈中他人的积极情感。学校可在线上和线下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劳动叙事,深化劳动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在道德诸要素中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情感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动主体将其知识技能以总体上有益抑或有害的方式作用于外界。家校劳动教育要充分产生树德作用,就必须认识到道德情感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积极道德情感。

    劳动教育的质量关系到青少年的劳动素养以及全社会当下与长久的幸福感。现在很多青少年是在“4—2—1”式家庭人口结构中长大的。长辈们不经意会给予孩子们很多关爱,甚至过度关注,难免使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机会不足,基本生活劳动能力匮乏。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趋近,如果这些孩子劳动能力自顾不暇,劳动习惯远未养成,自我照料尚且不能保证,在不久的将来如何能担当起赡养父辈、祖辈的家庭责任?如何能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破解这些可预见的、日益迫近的问题,各级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要带动千千万万家庭,共同注重在窗口期依托系统的、有质量的劳动教育,培育脑体协调、全面发展、具有社会担当的一代。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