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4日 星期四
明德启慧 彰显慧雅风范 缔造幸福家园
——东莞市第一中学(集团)中堂镇实验中学“慧雅·幸福”教育实践探索
杜锡来 王更强 方强
学校运动会开幕

    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有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幸福成长,即幸福地享受学习过程,幸福地和别人交往,幸福地接受面临的一切。”通过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实际、彰显自身特色的实施路径,培植育人沃土,让师生具备并不断提升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意识和能力,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东莞市第一中学(集团)中堂镇实验中学创建于2008年9月,2019年8月加入东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东莞“慧”教育为指导,以东莞一中“幸福”教育为基础,倾力打造“慧雅·幸福”教育品牌,构建慧雅臻美的校园文化。守正道,不忘初心担育人使命;启新程,砥砺进取展时代风采。学校先后获得省绿色学校、省特级档案室、省中学示范团校、市德育示范学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市文明校园、市慕课信息化重点推广学校、市第二批创客教育学校、市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等多项荣誉。在这方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教育家园中,学生启慧思,塑雅行,快乐成长,扬帆远航!

    办一所让人幸福成长的学校

    让师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使学校彰显独特的品质和内涵,是东莞一中中堂实验中学的“幸福”教育追求。学校秉承“守正创新,慧雅臻美”的办学理念,顶层设计“慧雅·幸福”办学体系,优化办学治理结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确立“慧雅·幸福”品牌发展方略,全方位探索“慧雅·幸福”品牌实践路径,培育“慧雅·幸福”的校园文化生态。

    “慧雅·幸福”,其核心表达是慧思雅行,幸福未来。慧思,指抓住学科素养,打造思维课堂,启迪智慧、发展智慧、创新智慧,达到以慧立心、以慧启智、以慧促思;雅行,立行为之雅,塑人格之美,以雅树人、以雅育行、以雅正美。幸福未来,承载的是美好的教育愿景,办一所让人幸福成长的学校,让每个学生拥有与时俱进的学习力、行动力和创造力,能知行合一,与未来共生,与世界共进,使学校真正成为思想和生命共生共长的和谐家园。

    实中人以“明德启慧,笃行达雅”的校训为指针,将“慧雅”作为学校的文化图腾与生长基因,通过集团办学品质提升工程、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慧雅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工程、后勤管理服务工程等“八大工程”,夯实发展根基,增强发展动力,以慧雅为办学价值追求,最终通达臻美的教育境界。雅行德育、慧思课堂、慧创课程、慧实教研等成为亮丽的教苑奇花,体现了实中人对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幸福”的独特表达。

    雅行德育:铸造支撑一生的品格,养成受益一生的习惯

    学校立足“民族灵魂、科学精神、创新素养”,培养学业优秀、品行高尚、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社会栋梁,化育“慧思雅行、自信尚美”的慧雅幸福学子。为夯实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的基石,学校积极探索“雅行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实施机制,落实德育课程,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展现学校德育活力,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美德雅行,实现以慧立心育人,以雅立德树人。

    雅行,立行为之雅,塑人格之美。学校把雅行教育贯穿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领悟做人要树雅德、立雅志、重雅礼、践雅行、怀雅趣,做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自立的中学生。树雅德,“君子怀德”,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弘扬雅正之气;立雅志,“百学须先立志”,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心怀高雅之志;重雅礼,“不学礼,无以立”,教导学生形成持重的礼仪风貌,塑造儒雅之范;践雅行,“言忠信,行笃敬”,敦促学生践行恭谨的行为准则,形成慧雅之品;怀雅趣,“兴在趣方逸”,帮助学生培养广博的兴趣爱好,化育博雅之风。

    雅行德育重在实践。学校认真落实“一级一目标、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推进”活动育人方案,初一年级以“启慧”为核心主抓习惯养成教育,初二年级以“崇雅”为重点主抓励志教育,初三年级以“达理”为中心主抓理想前途教育。从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出发,开展德育主题月、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懂得学习要有雅志、生活要有雅趣,养成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好习惯,培养自强进取、乐观豁达的性格。

    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德育实践,逐步形成了德育校本系列资源。如运用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激励学生爱校乐学,共建文明校园。开展责任担当教育,通过“14岁青春礼宣誓活动”,引领学生跨进“青春励志门”,拥抱五彩人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举行“我与祖国共成长”签名仪式、“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教育。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举办重阳献孝心、感恩征文、中考誓师大会、毕业典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其诚信、孝德、友善、感恩等优秀品质。开展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入学军事体验”、“文明班”评比和创建“温馨课室”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礼仪意识、节俭意识、卫生意识,将一日常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学校正逐步健全德育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家校幸福共同体”,凝聚家校共育力量,做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使学生在环境熏陶、课程引领、活动体验中,塑造人格之雅、行为之范,逐步成长为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的优秀学子。

    慧思课堂:夯实伴随一生的知识,提升发展一生的能力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慧雅·幸福”教育实践的主战场。学校努力构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小组合作、课后运用深化的教学流程和模式,教师为思维而教,学生为思维而学,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为重心、线上线下混合的慧思课堂,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使“慧思乐学”的学风洋溢于课堂内外。

    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型,教师变导师,课堂变学堂,灌输变探究。倡导“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探究—合作—展示—可视化评价”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做到知识线、能力线、情感线“三线”清晰,同步推进,使课堂教学有形、有神、有意。

    慧思课堂注重“自主学习”,引领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方法,借助思维导图、信息工具等开展自学,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慧思课堂体现“问题化学习”,用问题驱动课堂,以问题导学。教师的创境设问围绕“问题链”展开,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心,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完成课堂目标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慧思课堂注重“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从给问题、给方法、找结论,到给问题、悟方法、找结论,再上升为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找方法、寻结论,逐级提升课堂学习力的层次,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思维力和创新力。慧思课堂重在让思维生长,发展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不断拓展其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厚度。

    为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围绕教学常规“备、教、批、辅、考、评”六环节,严把教学监控、教学检查、教学问卷、质量分析、教学评价关,提升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启动明慧教师培训体系,优化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框架。现有134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89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市最美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5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教学能手17人。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师德修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明慧教师队伍,为慧思课堂改革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慧创课程:开阔引领一生的视野,启迪享用一生的智慧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而课程正是学校育人蓝图落地的重要载体。学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全面构建“三级五维”慧创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有效促进了“慧思雅行、自信尚美”育人目标的实现。

    慧心健体课程包括“羽你同乐”“追梦篮球”“舞林神韵”“梦想足球”等,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毅力、勇气和团队精神。“工雅景泰蓝”“霓裳舞韵”“盛世乐团”“写意花鸟”等慧美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素养。包括“趣味财经数学”“有用的电与磁”“智慧农场”“自然观察”等在内的慧思科学课程,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通过对“戏说语文”“法律微讲堂”“经典诵读”“印象中堂”等慧雅人文课程的学习,学生提升了人文素养,思维更深刻,视野更开阔。象棋社、天文社、武术社、动漫社、烘焙社、汉服社等30多个社团构成了慧创活动课程,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学校每周三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每周四开设特色课程和创新课程,暑假开设慕课课程和网络选修课程,现有各类特色课程达50余门。此外,定期举办校庆日、艺术节、体育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活动展示周、毕业礼等活动。以课程提素养,搭平台展风采。学生扬长挖潜,各选所爱,各展其能,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东莞一中中堂实验中学将紧抓发展机遇,落实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养校、队伍强校、课堂固校、社团活校、特色荣校的“慧雅·幸福”教育发展方略,全面强化品牌建设,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提升办学品质,彰显育人特色,引领学子培植奋发一生的精神,铸造支撑一生的品格,养成受益一生的习惯,增强惠泽一生的体质,夯实伴随一生的知识,提升发展一生的能力,开阔引领一生的视野,启迪享用一生的智慧,乐享精彩当下,开创幸福未来!

    (杜锡来 王更强 方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东莞市第一中学(集团)中堂镇实验中学“慧雅·幸福”教育实践探索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3/04/12/ZGJYB20210304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