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培养外语人才 构建文化话语权
徐文彬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在多极竞争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竞争已经不单是显性层面上的热化竞争,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在相当程度上代替了经济、军事方面的竞争。因此,必须重视文化话语权的维护与提升,这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新时代的教育领域,全体师生必须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扬,承担起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高校中的外国语学院,是培养承担国家对外交流任务人才的重要阵地,外语人才能否坚定民族的文化自信、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乎国家对外交流的成效,也关乎能否在国际上获得充分的文化认可、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理念、策略、机制作出全面创新,大力培养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自信的语言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新形势下,学校领导充分重视外语人才培养,站在国家文化话语权构建的高度,对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方略提出了全面革新的要求,学院领导和全体教师积极执行学校要求,深入挖掘全体师生文化创新力和文化自信心,对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革新。

    深入挖掘师生文化自信,激发师生文化自豪感

    学校深知,在文化教育领域,文化自信树立的关键在于激发教学主体和客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兴趣,教育作为一项传道授业的意识形态工作,只有教学双方都从心底认可了教学内容,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土壤,才能培育出灿烂的民族文化之花。当前国际竞争形势下,文化话语权的争夺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坚守与发扬,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有些未加筛选、鉴定的异域文化冲击着高校师生的心理防线,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保持一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才能在互联网时代牢固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基于此,外国语学院在学校的指示下,以各种形式举办各种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研讨会”“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传统文化学习周”“传统文化创新大赛”“民族文化交流节”等形式多样的教研、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其文化创造力与文化竞争意识,深入挖掘师生文化自信,努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全校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全面革新课程教学策略,以文化习得反哺语言学习

    外国语学院传统的教学工作将重心更多地放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上,即使开设相应的文化通识课程,也是从目的语国家背景文化出发,忽略了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深刻领会国家文化话语权构建的重要性后,外国语学院积极倡导深入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以往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和理念进行了彻底革新。例如与文法学院联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堂上注重将目的语国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比较,让学生辨析其中的差异,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分析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今的延续与发展。在不损害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教师有意识地在专业课堂上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渲染力度。以往,教师认为只有加深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认知才有助于外语学习,但是通过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比重,学生的文化创新力和辨析文化特征与语言学习之间关系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学生通过对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学习与分析,能够理解相应语言衍变发展的规律,进而加深了对目的语和汉语的理解,能够更快进入专业语言学习场域。

    倾力打造全新师资团队,优化教师能力绩效评估机制

    文化教育工程的革新与推动,要依靠优秀强大的师资团队,尤其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更需要强有力的师资团队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话语权意识。学校首先对外国语学院的师资进行改革,站在打造全新师资力量的高度,通过多种研讨、学习、进修的方式,从理念到文化素养再到执教能力,对教师团队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让学院教师有想法、有信心、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文化+语言”教学。同时,学院还改革了传统的教师能力绩效评估机制,教师教学工作成效不仅与学生的语言学习成绩挂钩,同时也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创新力、思想政治素质挂钩,为的是监督专业课教师将这种新的教学策略贯彻到位,提升教师的工作执行力与创新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文化话语权意识。

    (徐文彬)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3/02/10/ZGJYB2021030210_b.jpg 10 中国教育报 11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