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要闻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学生有自信 教师有尊严
——新余学院创新思政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甘甜 徐光明 易鑫

    如何将红色历史进行重拾和挖掘,让那些逐渐远去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动”起来?日前,江西新余学院学生实践团队带着专业的VR(虚拟现实)采集设备,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寻访红色遗址,把静态的红色资源带进动态的红色课堂。

    扎根这片红色的土地,新余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抓手,在思政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

    打造别样思政课堂

    “井冈山之旅,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一次观摩学习活动,更是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谈起前往井冈山学习的感受,新余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学生廖梦凡说。

    与廖梦凡一道接受别样红色教育的,还有新余学院数千名学生。日前,新余学院开展了一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型“思政课”,组织全校7582名大学生参加“线上云游”,同时组织百名学生先后前往井冈山、南昌、于都、兴国等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他们重温红色岁月。

    如何让思政课堂更生动、学生更喜欢?新余学院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抓手,形成多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矩阵:投入500万元建成VR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VR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院党委书记向新生赠送《红色家书》和《习近平用典》等书籍;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开设“初心学堂”,通过举办读书会、开展志愿服务、上微党课等形式,让红色文化走进宿舍……

    “学校还编写了《沐浴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教材,并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学经典作品对学生的影响。”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梁明说。

    构建“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从赵州桥、故宫到上海中心大厦,从港珠澳大桥到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授课教师在讲授中旁征博引,理想信念、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与专业课程融为一体。

    上述场景发生在新余学院近日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观摩课上,作为新余学院第二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之一,授课教师潘洪科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将思政要素融入专业课程。

    自2018年起,新余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相结合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2019年,学院出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从制度上规范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思路、方法,并同步启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

    “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院明确了思政课的集体备课原则、形式、要求和程序等;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我们专门在教务处增设了课程思政建设和管理科,负责建立与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编制相关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新余学院党委书记刘冬介绍。

    培养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近年来,新余学院以工作平台为载体,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2019年4月,学院建立了辅导员之家,成立了5个辅导员工作室,聘请5名理论知识、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担任工作室导师。

    “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学生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也是我加入辅导员‘职引(职业引导)’工作室的初心。”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辅导员叶红,除了在日常的谈心谈话中解答学生面临的各类问题,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模拟招聘、简历设计等能够提升求职能力的比赛。

    如何让学生在参加比赛过程中对自己有更明确的认知?从比赛前期让学生不断摸索,到参赛过程中反复提修改意见,叶红通过全程辅导学生参赛,让学生明白原来简历看似一两张薄薄的纸,但上面承载着整个大学时期的努力,激励他们努力用实际行动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围绕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这一目标,新余学院对全体辅导员提出了“八个一”要求:上好一门思政课、做好一项听课记录、提炼一篇工作案例、申报一个科研项目、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参与一系列职业培训、参加一系列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参与一个网络思政平台建设。

    同时,新余学院还完善辅导员管理和考核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并在辅导员职称评定中实行“三单”即“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2019年2月,新余学院教师欧阳丽和其他10余名辅导员被认定为四级辅导员(享受副科级待遇),谈起以后的工作,她觉得未来可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