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教评论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不必苛责“寒门贵养”但要积极引导
刘殿波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一些不太富裕的打工家庭,在孩子身上却花费不菲——某留守儿童“一双700多元的运动鞋只穿一个月,打赏偶像、购买专辑月均1000多元”,而其在城市务工的父母月收入仅5000元;另一个跟随父母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每个周末要上三个兴趣培训班,月支出1800元”,这个孩子的父母每月收入合起来才2600元。

    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父母往往很节俭,却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尤其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不辞辛苦远离家乡出来打拼,虽然所挣不多,却省吃俭用把微薄的收入大部分花在子女身上。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寒门贵养”“未富先奢”现象,是过分追求超出能力范围的物质“富足”,不利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也有人认为,不能简单地给“寒门贵养”贴标签,为打工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设定一个模式,把打工家庭给孩子尽量创造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生活条件都质疑为奢侈消费,看不到打工家庭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寒门贵养”现象确实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因为不管是贫寒家庭还是富裕家庭,如果一味满足孩子高消费的要求,不重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可能培养出一个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啃老族”。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贫寒家庭“贵养”的初衷和努力,因为很多农民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享受更好的教育,不要像自己一样做一辈子农民。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过于苛责“寒门贵养”,更不应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加以挞伐。所谓“寒门贵养”问题的关键不是应不应该“贵养”,而是该如何“贵养”的问题。

    “寒门贵养”首先应该“贵”在书上。笔者曾接触过很多来自农村的家长,他们舍得花钱给孩子买名牌衣服和鞋子,却舍不得给孩子买一本书,他们不懂得书的价值。美国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生在他所著《阅读的力量》一书中指出:不同区域、学校和家庭各种差距现实存在,相对低廉的书籍阅读,会最大可能地弥补他们之间的距离。阅读能够让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得到改善,甚至逐渐成为优质教育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改变教育不公平的最廉价的手段。其实,贫寒家庭把自己辛苦挣的钱花在给孩子购买贵重消费品上,产生的只是表面的风光,不但不能真正缩短与富裕家庭之间的差距,还容易让孩子滋生攀比、虚荣的心理。而多给孩子买一些“贵”的好书,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学科成绩,更能够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和基本素质,让他们真正从内心摆脱“土”气,产生“贵”气。

    其次,“寒门贵养”还应该“贵”在时间上。笔者曾调研过多所农村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一年只回一次家,原因是回家耽误挣钱。很多带孩子一起进城务工的农民也是白天黑夜拼命工作,他们舍得给孩子花钱,却舍不得花一些时间来陪陪孩子。他们不懂得,人的一生最短暂的时光是童年,而童年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爱护。研究表明,那些童年缺少父母爱护的人,成年后更容易产生情感和人格障碍问题。因此,农村外出打工的父母不应只想着给孩子进行一些物质补偿,而应该多花点宝贵的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拉近感情,避免让孩子因缺少监护和引导滋生网瘾、产生厌学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面对日益引人关注的“寒门贵养”问题,教育部门也应该有所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一方面引导家长和孩子不进行攀比投入,另一方面引导家长真正学会在如何“贵养”上下功夫,让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在品格和精神上得到厚蓄滋养。

    (作者系河北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