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改风采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自强·构建·发展
——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特色办学综述
黄建平 方宗宝 龚建校

    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践行“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自强·构建·发展”的办学模式,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引领下,全校师生同心同德、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全省知名示范性高中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巍峨的大别山,秀美的道观水,古朴的问津书院,山的俊朗、水的灵秀、书的馨香,浸润着一方净土。1956年,新洲区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新洲四中”)就在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沃野,由一座百年古刹“解元寺”改建而成。1970年,学校升格为高级中学,1999年改称为“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

    新洲四中是目前武汉市东北部深居乡村、不在街镇的一所农村高中。65年筚路蓝缕,65年砥砺奋进,于今,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136.5亩、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规划绿地绿化全覆盖的现代化、园林式市级示范高中。这里宽敞、干净、安静、幽雅,不仅是新洲东半区子弟读书成才的胜地、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也是武汉市“绿色校园”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被《湖北日报》刊文誉为“荆楚大地上最美的乡村学校”。

    坚持办学理念 

    描绘发展蓝图

    坚持办学理念。新洲四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恪守“自强、开拓、励志、博学”的校训,大力营造“自强、勤奋、团结、创新”的校风,“科学、严谨、务实、求真”的教风和“勤奋、刻苦、好学、上进”的学风,完善“自强·构建·发展”的办学模式,努力实现“一流的校园建设、一流的设备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学生质量、一流的工作环境、一流的服务特色”及“办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农村教育”的办学目标。

    描绘发展蓝图。为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学校制定了《新洲四中“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七更·六园”的发展目标,即经过5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底蕴更深厚、理念更先进、环境更幽雅、设施更齐全、师资更优秀、特色更鲜明、质量更优异”的全市一流农村示范性高中,使学校成为绿色的校园、数字的校园、智慧的校园、平安的校园、书香的校园、和谐的校园。

    创新制度管理

    打造高效团队

    良好的制度管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障。近年来,新洲四中不断探索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使管理公信度更高、管理渠道更畅通、管理策略更优化,形成了严格、精细、规范、高效的管理特色,从而使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智力支持。

    完善规章制度,依法民主管理。新洲四中坚持“以制度规范人,让制度评价人,用制度激励人”的原则,先后制定了完备的招生考试、班级管理、教学评价、人事聘用、业绩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依制度用人、依制度办事、依制度理财,并注重严格执行、及时检查反馈、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学校各项工作依法有序高效运行。

    实行干部竞聘制。首先,严格用人标准,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先进的教育思想、较强的工作能力、过硬的教学水平、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坚持一线起步,锻炼能力,积累经验,逐级提升;再其次,规范程序,即个人申请、组织考核、民意测评、审批任用。

    实行年级负责制。学校推行校级、年级两个层级的管理体制,减少层次,重心下移,实现管理扁平化、执行实体化、目标责任化。两级管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责任主体不明确、部门关系难协调的问题,从而明晰了职能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

    实行年度考核制。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按照“三结合”的方法(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对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年度考核,确定考评等次。

    落实岗位职责,确保执行有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新洲四中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行使决策和指挥权力。学校党委起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教代会和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各部门职责明确,配合协调,管理科学,作风民主。

    深化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教代会是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杠杆,是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渠道。新洲四中十分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制度制定、干部选任、绩效考评、评先晋级、工程招标等重大决策都必须通过教代会进行民主表决,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学校实行党委集体议事制度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教育过程公开”的三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民主管理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打造干部团队。新洲四中将“自强·创新”的主体精神细化为团结和谐、埋头实干、善思善谋、创新创优的团队工作作风,明确班子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和工作职责,健全班子的民主生活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有思想、有智慧、有魄力、懂规律、会管理、善创造的坚强领导集体。

    注重人文关怀,锻造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弘扬培养“四有”好老师、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摒弃以训斥、命令、控制为标志的刚性管理手段,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人本思想,全面关心教师成长,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在以学校党委书记蔡金发为首的中老年教师的示范、感召下,在以省优秀物理教师、市劳模黄建平校长为首的青年才俊的引领下,中老年教师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新洲四中新崛起的不屈脊梁;新洲四中的青年教师,尤其是华师公费师范生,甘于深耕农村高中,乐于献身农村教育,艰苦创业、奋发作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

    探索育人之道

    推动有效德育

    德育缺乏实效性曾是许多学校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新洲四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德育“三真”(真实、真诚、真情)原则,整合“三教”(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兼顾“三课”(直接德育课、间接德育课、隐性德育课)并重,实施“三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共进,按照“目标引领、立足常规、形成套餐、彰显特色”的德育规划,有计划、分步骤、重实效地推进有效德育工程,凝练了科学的德育理念,形成鲜明的德育特色,取得丰硕的德育成果。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对新生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同时广泛深入开展“三生”教育,每月一个主题活动,三个年级又各有侧重,突出主线,落实学校育人理念。

    高一主要开展“生命教育”:通过新生军事训练(9月)、紧急疏散演练(10月)、文明礼仪教育(11月)、励志演讲比赛(12月)、祭扫烈士陵园(3月)、青年志愿者行动(4月)、法治安全讲座(5月)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遵循安全常规,讲求文明礼仪。

    高二主要开展“生活教育”:通过尊敬师长抒感恩情怀(9月)、参观省博访荆楚文化(10月)、星级评选树典型示范(11月)、文艺汇演展特长才艺(12月)、走进社区换角色体验(4月)、慰问敬老院献拳拳爱心(5月)、励志报告树拼搏意识(6月)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珍惜生活,关爱他人,感恩父母。

    高三主要开展“生存教育”:通过互晒理想确立奋斗目标(9月)、心理讲座争做阳光青少年(10月)、励志报告树立远大理想(11月)、拔河比赛打造团队精神(12月)、百日誓师激发学习斗志(3月)、走进高校憧憬美好未来(4月)、成人仪式明确责任担当(5月)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好学,努力提升生存本领,实现“生命因奋斗而精彩”的德育理念。

    “三生教育”主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道德素养、固化优良习惯、磨砺意志品质、增强责任担当,收到了良好效果。

    深化课改实践

    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在课改实践中,新洲四中聚焦“一核四层四翼”,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践行“五育并举”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学校作了如下努力:

    构建课堂模式。新洲四中构建了“四段式”教学模式:任务生成(提出问题,明确目标);组内活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组际交流(分享智慧,思维碰撞);反思梳理(掌握规律,巩固提升)。

    更新评价标准。一节课好不好主要看是否做到“三个起来三个转变”(学生主体三个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教师主导三个转变:讲师变导师、教案变学案、教材变学材),从关注教师“教得怎么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过程。为此,新洲四中制定了翔实具体、操作量化的课堂评价标准。

    形成规定动作。新洲四中构建了“三定五说两个反馈”的说课模式(“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五说”即说教材内容、说编者意图、说高考趋势、说本周课堂设计、说上周教学漏洞与本周补偿措施,“两个反馈”即备课组的说课材料及一周教学安排要反馈到年级),落实集体备课环节(即“提前钻研,形成草案;集中交流,取长补短;因地制宜,修改提炼;完善设计,总结反思”,形成统一的、切实可行的导学案),抓实检测训练的“三个针对练”(即重点问题滚动练、易混问题对照练、易错问题补偿练)。

    新洲四中通过全员更新观念、全面开设课程,紧盯高考改革和评价体系、全程深化教研、全力研标磨课等一系列手段,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倾力打造高效课堂,立体式地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丰富校园文化

    弘扬四中精神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办学实践中,新洲四中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在传承学校优秀文化根脉的基础上,以办学理念为核心,构建学校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形成学校文化体系,并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

    弘扬做事文化

    早在20世纪70年代,新洲四中就形成了艰苦创业、扎实做事的办学作风。新时期学校秉承“自强创新”的主体精神,坚持工作“三摆”(即摆做法、摆成绩、摆带头作用)的做法,大力倡导“有为有位、有为有威、有为有味”的做事文化,使得实干兴校的观念融入四中人的血液之中。学校将班务工作细化为“5561服务”模式(“五有数五深入六陪同一联系”):“五有数”,即学生简历心中有数,学生家庭情况心中有数,学生特长爱好心中有数,学生思想状态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状况心中有数;“五深入”,即深入课堂、深入教室、深入操场、深入宿舍、深入学生家庭;“六陪同”,即早晨陪操、吃饭陪餐、午睡陪休、自习陪读、劳动陪做、社区服务陪同;“一联系”,即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稳定联系与有效沟通。

    营造爱心文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洲四中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用爱心呵护好师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爱心文化氛围。为继承、弘扬雷锋精神,助力军运会、保护母亲河,培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学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到周边福利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辅导农村留守儿童,到旧街街道观河水库下游的沙河开展“助力军运会、保护母亲河”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

    发掘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新洲四中校园树木四季常青,春华秋实,文化景点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现代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交相辉映,成为讲述道德故事,展示励志情怀的载体,真可谓“诗文书画引人入胜,名人名言催人奋进”。浓郁的文化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精神境界,让校园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65年春华秋实,四中人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科学务实的求真精神、和谐合作的团队精神凝练为“四中精神”。四中人把“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自主与探究,科学与人文相融”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致力于优质高效课堂建设,致力于生活化的有效德育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自信自强、勇于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在“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完善和巩固了“自强·构建·发展”的办学模式。全校上下全心全意、同心同德,努力把新洲四中建设成一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和更有辐射力、影响力的示范高中。

    近年来,在校领导的正确引领和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新洲四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改革和发展全局,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自强·构建·发展”的教育模式,全力打造多样化优质发展的普通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农村教育,真正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知名高中,实现四中人的“百年梦想”。

    (黄建平 方宗宝 龚建校)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