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风采
2021年01月15日 星期五
借力产教融合 聚焦质量提升
——武汉学院探索民办大学内涵式发展之路侧记
罗茜
武汉学院与10家单位签约协同育人
法学专业学生在模拟法庭实践学习
金融专业学生参与模拟交易实训

    2020年11月底,武汉学院法学院一次性与10家法律行业相关单位签订实习实训合约,其中包括武汉市江夏区政法部门、碧桂园集团湖北区域法务审计监察部、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等。目前,已经有百余家单位加入武汉学院协同育人“朋友圈”,双方合力打造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共同体,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2020年以来,武汉学院以教育思想大讨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迎评促建三项中心工作为抓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谋求质量提升,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学生们得益于“专业+产业”的优势,专业素养与应用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转变观念: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化共识

    武汉学院创办人是腾讯主要创始人、“互联网公益人”陈一丹先生,首创国内非营利性公益大学。公益理念洗去了追逐利润的浮躁,推动学校回归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追求“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

    “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以专业能力为导向,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形式尚不能适应。”去年4月19日,武汉学院校长李忠云教授在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部署会上说。

    他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播方式、教与学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类专业人才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转变,本科教育要从传统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转变,从侧重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有机统一的“全人教育”转变。

    在李忠云教授的感召引领下,武汉学院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开展了持续九个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通过调研、座谈、访谈等多种形式,经过多轮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应用型、重特色、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化对于人才培养定位的共识,强调要培养以专业能力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育思想大讨论引导全校树立“六个理念”。其中“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确立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教育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内涵式发展指明了航向。

    专业建设:产教融合谋求内涵式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武汉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积极响应,探索专业结构优化调整,2020年招生撤销资产评估、保险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4个专业。

    在专业数量上做减法,在专业质量上做加法。武汉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质量提升,联合名企打造精品专业。学校与腾讯合作的软件工程专业(腾讯班),与华为合作的网络工程专业(华为班),是全国首批进入一本招生的民办高校专业,如今已成为学校的王牌专业,毕业生入职各大知名企业,广受好评。

    2018年,全国高校首个供应链管理专业诞生在武汉学院,这是首次由民办高校创办的本科新专业,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供应链管理专业由武汉学院与京东集团深度合作创立,双方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团队、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共建。此外,跨境电子商务也与阿里巴巴开展合作办学,继腾讯班、华为班之后,京东班、阿里班也走上了借名企之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除了携手名企办专业,武汉学院还广泛扩展协同育人“朋友圈”,与上百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既有政府机构,也有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双方致力于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合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2020年8月,武汉学院召开中层干部研讨班,8位院部负责人畅谈“十四五”发展规划构想,在谈到专业建设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质量。管理学院院长李延晖教授说:“专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少而精、精而强。专业不能做专、做强、做出特色来,就可能面临淘汰。”会计学院院长谢进城教授提出了“业财合一”教学新模式;外国语学院院长曹曼教授提出“英语+会计”“英语+电子商务”等跨学科专业融合的建设思路……

    在这所学校,内涵式发展所强调的质量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我们的学生群体已发生深刻的变化。”谈到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武汉学院校长李忠云教授说,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21世纪出生的,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交际行为有显著特点,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为主导的“单声道”教学方式,不仅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构建,也难与大学生产生情感和价值的共鸣。迫切需要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广大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为此,武汉学院在质量工程上持续发力: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守住质量底线,形成质量文化,努力构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机制。质量意识渗透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每一名师生。

    2019年秋,武汉学院201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5名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单位的双选会面试,进入企业开始专业实习。李娜是其中一员,她选择了深圳的一家医疗设备公司从事外贸业务实习。3个月后,实习期满,李娜因为表现优秀被公司签约留下,还被委任为外贸主管。李娜所在的专业,每年实习期结束都有四成以上的学生签约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李娜认为,同学们能够得到实习单位认可,得益于学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学4年期间,每个人都有实习实践的机会,专业课程贴近行业前沿,老师追求教学质量,不教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学院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课堂听课。学生在校4年,所学课程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督导检查,另一方面要接受学生评价。

    2019年武汉学院腾讯班首届毕业生8人签约腾讯,2020年金融与经济学院15名毕业生“团签”华为。企业反馈就业信息表示,学生们非常熟悉自己专业对应的实际工作,上手快,效率高。这些用人单位的肯定,是学校质量建设成果的直观体现。

    依托广泛讨论的思想共鸣,借力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聚焦质量提升的人才培养,都是武汉学院对于民办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探索。

    当下,武汉学院正在以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抓手,全校教职工自觉“对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精准群策群力。

    (罗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武汉学院探索民办大学内涵式发展之路侧记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1/15/07/ZGJYB2021011507_b.jpg 07 中国教育报 8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