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4日 星期四
致美教育成就至美人生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致美教育”探索
高 博 潘其勇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自古人文郁盛,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全市仅有的纯客家古镇,客家文化中“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精神深深影响着这里的人民。樟木头中学就坐落于依山傍水的观音山下,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双重濡染激发着师生朴素的审美情感和对真善美的向往。

    自1959年建校以来,樟木头中学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近年来,学校在“求真致美 涵养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致力于打造美的校园,培养美的品格,开发美的课程,构建美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发展舞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国家高度重视美育的时代背景下,樟木头中学以“致美教育”探索办学特色之路,扎扎实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致美”是教育的初心

    5年前,校园里仅有两栋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矮矮破破的楼,下雨天漏水是家常便饭,教室和宿舍没有空调,夏天晚上学生热得睡不着觉。自学校初高中分离后,一大批教师去了高中,留下来的教师平均年龄47岁,好教师稀缺,自然也留不住好生源。

    如何使学校摆脱当前的困境、注入前行的动力?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调研与思考,提出了“三坚持三提升”理念:“一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二是坚持教育强校,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三是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牌实力。”

    顶着巨大的压力,以巫荫强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多方努力,在镇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总造价约2850万元的樟木头中学升级改建工程,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魔法般地建起了两栋6层教学楼,整个校园设施也焕然一新!

    学校“旧貌换新颜”,让全校上下都精神振奋,然而学校管理者深知,硬件设施仅仅是学校发展最基础的一步,唯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力。但从哪儿寻找突破口呢?

    上下求索中,一个“美”字进入了学校领导班子的视野。

    樟木头镇文化资源丰富,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诞生于观音山环抱中的樟木头中学自建校起,就在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双重濡染下激发着师生的审美情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朴素的情感,真正代表着教育的初心。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培养出能担当时代发展重任的人才。基于对‘美’的共同追求,在国家高度重视美育的背景下,我们提出致美教育办学思想,通过营造轻松、愉悦、适宜的教育氛围与环境,科学设置致美教育的培育机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美丽人生,使学生各得其所、各美其美,从而助推学校品牌发展。”在巫荫强校长心中,一张致美教育的蓝图已然形成。

    营造诗意而智慧的“致美环境”

    漫步樟木头中学的校园,许多人的目光都会被一株高达30余米的木棉所吸引,每当春天来临,木棉总会开满一树的红花,与烈士桥东岸的烈士纪念碑遥相呼应。

    围绕“致美教育”的核心思想,学校逐步确立了“求真致美、涵养人生”的办学理念,“心地纯美、学习完美、行为优美、才艺雅美”的育人目标及“一训三风”等,构建起完善的“致美教育”理念体系。如何让理念真正落地?

    结合校园升级改造工程,学校完善校园设施设备和环境文化,实现特色物象化、校园诗意化,让校园的每个角落皆透出浓郁的“致美”气息。

    如今,樟中校园里春来木棉红,夏至荔枝熟,金秋丹桂香,冬日有绿榕,“开卷有益”“竹林诗苑”“立志向善”等八大景观相映成辉,传达出诗一般的意境。教学楼上,“求真、向善、致美”的校训引人注目;占地3000平方米的致美文化公园里,“致美”文化主题雕塑熠熠生辉;格物楼、致知楼、崇德楼、雅正楼,廊檐相连,因地制宜形成一道道“致美文化”风景线。

    教学楼里,图书馆、舞蹈室、美术室、电脑室、实验室、创客室、心理咨询室、智慧课室等一应俱全,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仪,一座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智慧校园呈现眼前。

    改造一新的樟中校园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凝聚起全校师生“爱樟中、爱生活、爱家国”的热烈情怀!

    锻造雅正而善教的“致美教师”

    “以前,樟中的老师都是上了年纪的,顶着银丝送走一届届学生。现在,教师中多了许多新面孔,年轻活力、漂亮帅气!”一位校友的感叹,道出了樟木头中学教师队伍的变化。

    教师平均年龄偏大、缺少名师一直是樟木头中学的薄弱环节,针对弱项,学校大量补充新鲜血液,打造教师“雅正立身,善教润心”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个性成长的“致美教师”。

    为了引领教师们健康、积极走专业发展的道路,学校每年开展“最美教师”评选,从专业之美、形象之美、心灵之美、运动之美、生活之美等多方面引导教师共同发展,让“致美教师”的评价标准深入人心。

    “致美教师”首先美在师德。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牢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坚守师德底线。长期开展好师德讲堂、先进班主任经验分享等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做到:蹲下去,与学生平等交流;走过去,替学生排忧解难;站起来,为学生指路导航。

    “致美教师”亦美在师能。学校实施分层发展、内引外联的“致美教师”培养工程,在校内,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开展“青蓝工程”等,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不定期邀请高校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给予专业指导。在校外,安排行政、教学骨干分批到北京、成都、广东等地的美育名校进行跟岗学习或观课研讨。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引领教师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做“真”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在学费和差旅费上给予支持,3年来,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达500多人次。

    多管齐下,让樟中教师队伍实现了“美”的蜕变。如今,学校182人的教师队伍中,有高级教师28人、市级教学能手5人、镇级学科带头人22人,镇级教学能手32人。近5年来,教师参加各项比赛获得国家级别奖项1人次,省级奖项41人次,市级奖项224人次。

    培养全面而个性的“致美少年”

    从教半生,巫荫强一直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樟木头中学办成樟木头人民家门口的百姓放心学校,把每个樟中学生培养成心底纯美、学习完美、行为优美、才艺雅美的“致美少年”,是巫校长的教育理想。这么多年,他也一直是这样践行的。

    樟木头中学一向将立德树人摆在教育首位,在这里,德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循序渐进的主题班会伴随学生3年成长;德育十大主题活动、传统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精神升华;“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为师生搭建了展示个性与特长的舞台;“致美少年”等星级评定,让学生们在竞争中不断向上。

    为了护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两大指导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采用“导师制”“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建立特色学生发展机制。结合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学生发展心理健康监测、辅导、矫正机制;建立分层跟踪的“导师制”,每个导师与学生每月两次谈心,推动不同层次学生持续进步。

    二是家庭生涯指导中心,聘请优秀家长成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教师,如在家长课堂推进智能化产业链的相关职业介绍;邀请优秀家长担任课程讲师,如医生家长开设青春期教育讲座、客家人家长开设客家美食制作课程等。

    如果说精细的德育为学生“成人”保驾护航,那么丰富的课程则为学生打开了“成才”之门。近年来,学校构建了完善的“致美课程”体系,包括心灵致美、人文致美、科学致美、艺术致美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基础、拓展、研究型课程三大类别,为学生们奉上了课程的饕餮盛宴。

    在樟中学子的课程表上,除了基础的国家课程,DV制作、网页制作、美术、书法、航模、车模、建模、历史大讲堂、天文、英语口语、演讲与口才等30多门校本课程格外吸引眼球。

    樟中的课程不仅看得见素养,也看得见文化、看得见乡愁,这些最终都化为美,植入心底。

    “樟城客韵”系列课程邀请镇文广中心专家、“中国第一作家村”作家等进校园开课,发动本校教师开设“客家山歌”“客家美食制作”等课程,让客家文化深入下一代心中。由樟木头镇传统舞蹈麒麟舞衍生而来的麒麟系列课程,开设了麒麟舞课间操、麒麟舞外交、麒麟工艺品设计等课程,校麒麟队荣获国家金奖。

    创办20多年的“荔香”文学社也形成了特色文学课程群。文学社经常邀请作家、诗人、编剧来校讲课,组织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活动,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文学社多次蝉联省市“标兵文学社”,其刊物《荔香》杂志曾获得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举办的全国校刊评选一等奖。

    如今,樟中不仅生源回流,更有一大批“致美少年”崭露头角。学校升学考试成绩连年攀升,每年均有学生以特长生身份被市内优质高中录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近5年获国家级别奖励1人次,获省级比赛前三名23人次,获市级比赛前三名315人次。

    5年来,樟木头中学以“致美教育”引领全方位改革,实现了办学质量与办学品位的双提升,其对美育的有益探索也为兄弟学校提供了美育样板。

    “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我们关注的不是奖杯和锦旗,而是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扎扎实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作为一个教育人的初心。”巫荫强感慨地说。

    展望未来,樟木头中学将继续探索“致美教育”,真正建成一座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以致美教育成就至美人生!(高 博 潘其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致美教育”探索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1/14/12/ZGJYB20210114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