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英语教育人才。
明确目标
数字技术赋能教学
数字技术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等注入强大的动力。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巨大潜力,明确了将数字技术融入英语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学院制定了详细的数字技术应用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课程改革到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布局。一方面,加大对数字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和语言实验室,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学院获批成立校内科研机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以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技术创新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发挥科研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逐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展到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数字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使英语教学更生动、实用、鲜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广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线上,教师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发布课程视频、教学课件、在线作业和讨论区等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进行自主学习。线下,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优化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数字技术为高校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多优质资源,也为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和优化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
学院鼓励教师编写和使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课件,将传统的纸质教材转化为电子版教材,并融入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掌握。积极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库,整合国内外优质的英语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在线学习服务,与国内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引入优质在线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跨校学习,参与在线讨论、提问和测试,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强化师资培训
提升教师数字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数字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高度重视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
学院定期邀请校内外数字技术专家和教学名师,开展校内培训和讲座,探索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新作用,力求数字化真正赋能英语教育教学,如组织开展英语(师范)专业“数字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主题教研系列活动,通过培训讲座、学术沙龙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专业教师掌握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学院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校外的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与数字技术和英语教学相关的研讨会、培训班和学术会议。通过与同行专家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教师拓宽了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完善教学评价
保障教学质量提升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在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学院构建了多元化教学评价主体体系,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了同行专家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和校外专家评价,通过多种评价主体的参与,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在终结性评价中,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外,还增加了课程项目、论文、口语测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