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多措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 2025年10月20日 孙克霞

  近年来,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四化”育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积极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党建引领

  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扎实做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承办学校廉洁文化作品展等活动,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院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性”样板党支部,音乐舞蹈专业教工党支部入选学校“火车头”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位党支部书记获评学校“火车头”党员育人先锋岗、“标杆性”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1名教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辅导员联盟首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推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学院教师充分发挥美术、设计、音乐、舞蹈专业优势,积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教师主讲的“剧目排练”“展示陈列设计”“设计符号与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等课程获评2024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教师主讲的“景观园林设计”“中国传统音乐”“展示陈列设计”“产品语义学”等4门课程获评校级“双融双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学院被确定为校级第二批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建设中心。

  推进“四化”育人

  积极培养时代新人

  学院教师将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铁路文化和科技文化融入教学、科研及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助力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铁路文化和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实现了政治效果、艺术效果、文化效果、育人效果的统一。

  在教学方面,学院教师主讲的“中国歌剧的演唱舞台讲、演课——以歌剧《方志敏》选段《映山红上杜鹃鸣》为例”“‘四位一体’红色VR剧本秀数字美育工作坊”“《综合艺术》——中国交响乐作品《红旗颂》”等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案例,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获评2024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学院开设“江西民间艺术”课程,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学生传播江西优秀的民间艺术。

  在实践方面,舞蹈表演系教师原创的舞蹈诗剧《大道漫漫》,讴歌了中国铁路建设者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和中国铁路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也是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与艺术实践的成果展示,展现了学校以“红”为特色、以“铁”为特质、以“活”为特征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美育成果,并逐渐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文化艺术名片。

  在科研方面,学院教师基于江西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结合自身专业展开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院主持了“非遗视域下江西传统竹木造物艺术的传承与转换路径研究”“江西非遗‘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在现代文创设计存续和转换路径研究”“宋代江西文人音乐及其思想研究”“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数字化智库建设研究”“宋代乐论对江西诗派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江西红色版画文献暨图像史料整理研究”“江西高腔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数智技术赋能江西竹木类非遗资源与文旅产业的耦合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等国家、省级课题,撰写了多部教材、专著以及多篇论文。

  在艺术创作方面,学院教师指导的朗诵作品《天路》讴歌了中国铁路建设者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建设青藏铁路的壮举,获得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教师指导的“智慧交通数字艺术工作坊”融入了铁路交通文化、科技文化,获得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教师指导的“红色VR剧本秀数字美育工作坊”立足江西红色文化,通过数字手段讲好江西红色故事,将创新美育成果融入思政课堂,获得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学院教师指导的朗诵作品《我在等你返航》,表达了对“海空卫士”王伟的缅怀之情,唤起了人们对王伟的敬仰和哀思,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获得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未来,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将继续推动学院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积极培养时代新人。

  (孙克霞)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多措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孙克霞2025-10-20 2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