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中国教育报 2025年10月20日 罗良清 刘庆 陶春海 郭露

  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积极投身服务乡村振兴领域,承接多项乡村振兴评估项目等,成功地将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实践”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探索出一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深度融合

  党建与专业双向赋能

  学院构建了“一核两翼四轮驱动”党建工作体系,即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本科建设为两翼,以党的领导体制、人才工作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创新为驱动力。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旨在培养既有卓越专业才能,又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曾经作为扶贫部门第三方评估团队,学院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师生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解决国家关切的现实问题。学生不仅锻炼了开展大规模实地调研、进行精准评估的专业硬实力,更深刻理解了统计学服务国家发展的社会价值,实现了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同步升华。学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等融入核心课程,开发“统计中的红色故事”“数据科学赋能乡村振兴”等特色教学案例。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案例阐释正确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学院2022年通过了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2024年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1年获评“巩固脱贫成果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等荣誉。

  多元联动

  提升专业综合水平

  学院遵循“基础—提升—创新”三阶段人才成长规律,设置逐层渐进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构建“思政引领定方向、课程教学打基础、课程实验强实践、学科竞赛促提升、科研课题育创新”的五环联动体系,形成“从价值塑造到能力进阶”的育人闭环。建立以“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江西省“华创杯”市场调查大赛为核心的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将竞赛作为检验和提升学生数据采集、模型构建、报告撰写与团队协作综合能力的实战平台,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为解决复杂问题而主动求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学科竞赛,成为课程思政的鲜活素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践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社会基层的窗口,直面乡村发展的真问题,助力本科生团队的作品《引“智”助振兴: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及其阻断机制研究——基于江西省864个行政村的调查》获得第十九届“挑战杯”江西省特等奖,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近年来,入选国家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获得国家奖项50余项。

  科教融汇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依托江西财经大学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势研究院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等机构,探索科教融汇培养模式,将前沿科学研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聚焦经济系统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通过院士工作站带领学生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数据科学问题的能力;国势研究院将“当代国势学”等原创理论成果及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思维。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承接的贫困县退出核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等第三方评估任务,让学生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科研—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科学研究的早期参与者和国家战略的实践者,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数据洞察、模型构建与决策支持能力,更在真实科研情境中厚植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涵养了学生的学术志趣。团队围绕贫困退出、扶贫政策效果评价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转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重点等各类课题40余项,在《管理世界》《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获得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转化为政策文件。

  近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始终稳定在35%以上,2025届达到45%的历史新高,多名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为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持续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更多“知中国、懂数据、善创新、能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统计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罗良清 刘庆 陶春海 郭露)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罗良清 刘庆 陶春海 郭露2025-10-20 2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