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推动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

中国教育报 2025年10月20日 梅青原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材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更是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探索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的实践路径中,提出了从整体设计、内容重构、形态创新到评价反馈的系统化方案,致力于培养既掌握精湛技艺又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国工匠”。

  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产业一线的重要力量。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自信教育系统融入高职教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筑牢思想根基。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从“会单项的技能操作”向“拥有复合型、创新型素质”转变。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诚信品质、审美素养等,正是现代职业人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让他们能够理解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在设计、制造、服务的过程中注入中国智慧与美学,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的新契机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认为,“育能强技”固然必要,但推动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更为重要。

  针对理念滞后、“两张皮”现象、挖掘深度不足、企业行业参与度低、吸引力与感染力不强等问题,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方研讨和论证,实现了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使得新的高职教材能够反映当前产业实践中正在形成的新的时代精神,并将抽象的文化和时代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体验的立体化内容,从而对成长于数字时代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构建“四位一体”高职教材建设新模式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价值引领—内容重构—形态创新—评价保障”“四位一体”的高职教材建设新模式。

  1.价值引领: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融入导向

  一是制定指南。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指南,明确学校不同专业大类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核心要素、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为教材编写提供宏观指导和基本遵循。

  二是重塑编写理念。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推动校企合作教材编写者(包括教师、行业专家)转变观念,树立“文化赋能技能”的思想理念,实现从“为了文化而教”到“通过文化来教”的转变。

  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直接复刻法、案例法等形式,将传统场景与现代元素并置,拓宽了课程的内容。

  三是挖掘专业文化基因。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引导各专业深入挖掘其独特的“专业文化”基因,如轻化工程专业创立了“青花红彩”工作室,把“大思政课”与文化自信教育有机融合;电子商务专业利用网络直播课程,融入“诚信为本”的现代契约精神。以此为基础,编写校本教材,推动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

  2.内容重构:实现有机融合,彰显中国智慧

  一是“故事化”叙事,活化历史传承。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枯燥的技术知识点与中国技术史上的经典案例、人物故事相结合。例如,在编写《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材过程中,在论述建筑装饰设计原理时,引入中国古代建筑、庭院空间布局的巧思,分析榫卯结构、苏州园林的美学与智慧。

  二是“场景化”对接,关联当代成就。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教材内容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学校完成罗田县三里畈镇新铺村苍葭冲陶艺坊项目建设任务,将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连接。例如,在会展设计专业教材中,详细解释场景构建的细节、色彩、字体、构图如何服务传统文化主题的现代表达。非遗簪花的“国潮”动态案例,把传统仕女簪花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古今文化的碰撞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幽默感。

  广告设计专业开设了“工作坊”和“案例分析”课程,将现代纤维材质与民间故事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沉浸式的装置空间中学习。

  三是“伦理化”嵌入,培育工匠精神。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技能教材中,有机嵌入职业伦理和工匠精神。例如,在教材的“家具课程设计的实训操作规范”部分,强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精准意识,培养学生对产品极致打磨、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教材中,引导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信念,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追求。

  四是“审美化”浸润,提升人文素养。在工科、艺术、服务类等专业教材中,加大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美学的融入力度。例如,广告专业的《艺术设计史》教材与中国传统工艺体系有机结合,家具设计类教材借鉴明式家具的简约设计哲学,旅游管理类教材深度解读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与人文价值,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比赛,充分发挥实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3.形态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增强教材活力

  一是开发新形态教材。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的建设。链接相关技术的历史纪录片、大国工匠的访谈视频、虚拟仿真的文化遗址、3D模型的传统工艺品等,使教材从“静态的纸”变为“动态的资源库”。

  二是建设配套资源库。围绕主干教材,开发一系列线上教学资源,如微课、动画、慕课等,系统讲解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点,形成“教材+资源库”的立体化学习体系。

  三是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利用VR/AR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体验。例如,让学生“走进”古代建筑,体验传统建筑构造精巧震撼的场面,在虚拟场景中深刻感悟技术演进与文化魅力。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推动文化自信教育系统、科学、生动地融入高职教材,这是一项关乎学校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工程。它要求学校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进行一场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这需要政府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出版机构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构建一个以文化自信教育为内核,以技术技能为实践载体,既能育“能工”,更能铸“巧匠”、养“大气”的高职教材新体系。通过以上举措,学校努力培养既手握“金刚钻”、能干“精细活”,又心怀“中国魂”、敢闯“创新路”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梅青原)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1推动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职教材 梅青原2025-10-20 2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