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强调,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并进一步指出“这个问题我讲过多次了,现在仍有不少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片面化简单化”,揭示了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紧迫性。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必须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就业民生的必然要求。
体现“亲”的温度,激发民营企业投资创业活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亲”要求政府部门与企业多接触、多交流,在交流互动中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高效、合规的优质公共服务。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财政税收等具有重要作用,更在科技创新领域成果显著,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已形成相当规模,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但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项目融资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难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可能对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生影响。可以说,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绝非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私事”,而是关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公事”。政府部门在与民营企业的交往中应体现“亲”的温度,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好纾困惠企的各项政策,破除民营企业在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现实问题,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拓宽市场准入、强化法治保障等手段保障好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要多关心爱护民营企业家这个“自己人”,关注他们的诉求、鼓励他们创新、宽容他们失败,激活他们的创业热情和报国激情,引导他们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以恒心办恒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守住“清”的底线,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发展机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清”要求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之间关系纯洁、清白透明。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公平的维护者,领导干部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同企业家的关系只有清清白白、不掺杂个人利益、不搞利益输送,民营企业才能获得公平发展机会。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坚决纠正和反对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原则也在不断变换新的形式来腐蚀、诱惑党员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盯住“七个有之”问题,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决打击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坚决防止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渗透。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政府部门通过反腐败斗争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理顺市场秩序;要主动出台清晰、公开的制度规则,让政商交往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激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时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使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推动亲清平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需要实现“亲”与“清”的良性互动和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亲’和‘清’本质上是干事和干净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完全可以并行不悖。”长期以来,不亲不清、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不亲不清”的消极脱节损害政府公信力、动摇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和信心;“亲而不清”的利益纠缠看似干事,却突破了清廉的底线,破坏了市场公平的根基;“清而不亲”的懒政怠政,以“避嫌”为由拒绝担当,既不干事也失温度,损害了政商之间的信任基础。对此,政府部门要主动破局、牵头发力,在为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把握好“亲”与“清”的平衡,既“干事”又“干净”,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关心与被关心、支持与被支持的良好关系和氛围。政府部门要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手提供支持,当企业发展有困惑时要积极服务、靠前指导,真正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政府部门要明晰政商交往的界限、禁区、红线和底线,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消除官员与企业在正常交往中的顾虑,坚决杜绝“亲而不清”的乱作为和“清而不亲”的不作为。在“亲”和“清”的双重保障下将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使民营企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绝非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事关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公平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是树立民营企业家信心、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时之策和应需之举。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式现代化扬弃资本逻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BKS06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