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幼儿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青岛市市北区桦川路幼儿园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与身心发展需要,以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为基点,近年来开设适切的科学教育生活化实践课程,让科学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幼儿亲历探究自然奥秘和科学现象的过程,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科学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发现:科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内容:淅淅沥沥的小雨、变幻莫测的白云、五颜六色的贝壳、有趣的影子、旋转的陀螺、美丽的冻冰花、神奇的发酵……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现象无处不在,幼儿每时每刻都能触摸到科学。顽皮的孩子与科学为伴,他们看着、听着、想着、玩着,乐此不疲,他们喜欢找影子、捉迷藏,愿意在大树底下观察小昆虫爬来爬去,享受在海边与浪花嬉戏。好奇好动的幼儿经常发问:“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小蚂蚁是怎样搬西瓜的”“树叶为什么变黄”“影子有重量吗”……幼儿的提问让教师们更加认识到生活中科学资源的丰厚与价值,注重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领悟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
重构:建设进阶式科学育人体系
有意识地整合和重构科学教育生活化课程育人体系,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启迪童心,点亮其探索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幼儿看见世界的奇妙、有趣,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成为幼儿园创建园本特色育人体系的愿望。
开发科学教育生活化课程,既使幼儿能够接触到和理解“身边的科学”,又使他们能通过合理的认知结构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与经验。选择的关键在于提炼那些生活中有利于促进幼儿科学素养提升的内容,体现层层递进。幼儿园干部和教师遴选和优化园内各类包含科学教育的课程,以突出科学教育生活化的鲜明特色,重构科学教育生活化课程育人体系,主要包括“自我与生活”“自然与环境”“物质与现象”“科学与工程”四大模块26个主题。如“物质与现象”中,围绕“水”这一主题,小班得出核心经验是水能流动、能变化形态等,中班得出核心经验是水有力量、能溶解物质、使物体沉浮等,大班得出核心经验是水能循环、能净化物质、要节约用水等。内容及实施方面:小班设计“好玩的水”,玩水区创设“高山流水泉”“三龙吐水”等,引导幼儿在玩中感知水的物理属性;中班设计“有用的水”,科学区设计“什么不见了”,语言区设计看图讲述《皮球浮上来了》,在游戏中习得水的用途;大班建构“水的秘密”,通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节水小卫士”等活动达成目标。以上游戏内容的选择都是以“主题目标”为依据,围绕“幼儿生活中的科学”这一中心展开,这些源于幼儿身边的、耳熟能详的实例是萌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根本所在。
探究:让幼儿亲历科学思维过程
把科学探究过程还给儿童,是培养幼儿理性思维的关键,幼儿只有亲历科学教育研究的全过程,在思考、动手、质疑、实践、再思考中,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结论。为此,青岛市市北区桦川路幼儿园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明确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放手让幼儿通过与活动材料充分接触,启发幼儿大胆操作、大胆提问,自己得出结论。实践中,探索出科学探究活动的五步教学法:一问、二猜、三做、四记、五分享。一问: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二猜: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三做: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索验证;四记:用文字符号记录动手操作的结果;五分享:幼儿自主交流,分享亲历整个探索实践的过程与结果。
例如:在引导幼儿探究镜子的特征时,幼儿园为幼儿每人提供了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运用触觉、视觉、语言等多种方式,感知镜子的特征。为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幼儿园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挂在活动室的适宜位置,请幼儿每人拿一面镜子,动手操作变换镜面的角度,寻找小动物,看谁找得多、找得准。
激励:多元贯通性评价科学教育
新课程的理念实践使教师们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将评价融入到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使评价与教学环节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根据科学教育生活化、探究性的特点,幼儿园尝试运用嵌入式量规评价与增值评价的方式,助力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嵌入式量规评价是通过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量化评估;增值评价则是一种关注幼儿进步程度的评价方式,是幼儿在一段时间内自身成长和进步的体现。
例如:大班开展探究活动“好玩的陀螺”,教师们围绕“提出假设”“改装记录”“解释分享”“合作坚持”四个维度,设计幼儿能懂的4级量规模型,用“4/3/2/1”符号方便教师课中速记,实时捕捉幼儿在体验提问、改装测试等环节的表现,发现问题即刻引导。同时以“起点测—过程测—终点测”构建增值评价,将个人与班级增值可视化,再把雷达图发给家长,附带幼儿前后具体进步反馈,让评价既支持幼儿学习,又成为家园共育的桥梁。
协同:创建多主体共建科学教育机制
家庭、社会对幼儿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通过建构多方协作的共研机制,保障科学教育生活化的顺利实施。
一是组织架构,青岛市市北区桦川路幼儿园成立三级团队:科学教育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含干部、家委会及社区代表)负责顶层设计、资源统筹与政策落地;执行小组(专任教师、班主任、社区志愿者)承担具体项目的运行推进;专家支持团(教授、专家、科技馆专员等)为课程开发与师资培训提供专业支持。二是加强课程实施,主要策略是“请进来”与“走出去”。请家长利用职业特长走进课堂,如“小小糕点师”“有趣的人体”等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并为教学注入新意。同时组织幼儿“走出去”,如“趣玩夹岭山”“松果可以做什么”等科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社区、科技馆、大自然等,在真实场景中直观感受、探索体验,拓展科学认知,丰富和深化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在于为幼儿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通过玩中学、做科学的过程,让他们对世界保持好奇、对问题敢于探究、对答案保持谨慎、对合作保持开放等。这些品质既是未来从事各种工作的基础能力,又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营养沃土,为此,青岛市市北区桦川路幼儿园将矢志不渝!
(青岛市市北区桦川路幼儿园园长 李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