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第一幼儿园创建于1994年,是鄂州市首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严格遵循“科学实施保育教育”的要求,以“浸润式育人”理念为核心,以“尚美”文化为引领,以“创意美术”为切入点,构建“萃美”课程体系,将美育目标融入一日生活各环节,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家庭美育行动”,让“美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形成园家社协同育人格局。2024年,幼儿园获评“鄂州市美育特色学校”。
夯实课程建设之基
幼儿园从美术教育切入,开启“创意美术”的探索之路,通过“初体验—广拓展—深挖掘”三阶段实践,逐步破解“如何让美术教育超越技能训练,真正成为启迪幼儿心灵、培育幼儿创造力的载体”这一核心问题。
在理念上破局。幼儿园细致区分“创意美术”与“传统美术”,确立“以美启真、以美润心”的教育观,拒绝“范画临摹”,倡导“自由表达”,让幼儿在“看一看(观察生活)、玩一玩(感知材料)、想一想(充分想象)、做一做(创意实践)、说一说(分享体验)”的五步教学法中,释放天性、激活创造力。
在环境上创新。幼儿园打破教室与园区的界限,创设“户外写生角”“材料探索区”“草木间的小美好”等开放性空间,让落叶、陶土、鹅卵石、树枝成为幼儿创作的素材,让幼儿在每个角落都能与美对话。
在文化上赋能。幼儿园将美术教育与“尚美”文化深度融合,提出“萃美”课程理念——“萃集多元之美,滋养生命成长”,让美不仅限于艺术领域,更渗透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以美促学、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
打造多元课程体系
幼儿园构建了“基础课程、特色课程、拓展课程”“三位一体”课程架构,让美融入幼儿成长的每一刻。
基础课程注重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幼儿园将美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例如,让幼儿在进餐时观察食物的色彩搭配,开展“舌尖上的美学”讨论;散步时捕捉自然光影的变化,进行“云朵想象”等即时创作;午睡起床时组织“发型创意秀”,让整理衣物成为审美实践。
特色课程强调让幼儿在体验中“创造美”。幼儿园聚焦“创意美术”核心特色,开发三大子课程:在传统美育课程中引入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艺,让幼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跨学科融合课程中将美术与音乐、科学、语言等结合,开展实验性创作、自制绘本、“童心绘祖国”等活动;在借形想象课程中鼓励幼儿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通过画作展示出来,自由展现其独特的创意。
拓展课程致力于让幼儿在实践中“传递美”。幼儿园通过“美美小舞台”“指尖流淌的四季”等主题艺术展,让幼儿成为美的传播者。
引领教师队伍成长
幼儿园通过“入职宣誓仪式”“师德承诺书签订”等活动,将“以美育人”的初心融入教师职业基因。例如,在每月的“春雨”师德讲堂上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榜样,分享“教育中的感动瞬间”,让“看见儿童、尊重生命”成为教师的共同信仰。
幼儿园收集园内骨干教师事迹,打造“慧美教师”榜样群像,其中既有深耕幼教30年、提炼“五步美术教学法”的市、区级名师,也有主动帮扶特殊儿童、创新融合教育课程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依托“高滨华名师工作室”,教师申请参与课题研究、园本课程研发的比例大幅提升,职业成就感显著增强。
幼儿园创设“教师读书角”“教育叙事墙”,开展“共读一本教育著作”“分享一个教育故事”“展示一幅阅读美照”等活动,让教师在阅读与反思中重构对教育的认知。例如,在共读《童年的秘密》后,教师自发开展“儿童行为观察学习故事”活动,从“管控者”转变为“观察者”,积累优质观察案例200余篇。
经过多年深耕,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市、区级骨干教师占比达30%;园所保教质量提升,家长满意度达98%。
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深耕美育课程的过程中,幼儿实现审美与创造并重、自信与情感共生、身体与心灵共美的和谐成长。
幼儿的美术作品愈发能够彰显出独特的个性思考与创意表达,不仅在各级赛事中收获奖项千余项,更走向世界,在“鄂澳文化周儿童画展”上亮相。幼儿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学会协商与包容,曾经内向的幼儿也能勇敢地表达自我,正如小班幼儿共同完成的“彩虹树”装置一般,每个独一无二的手印就是一片叶子,共同汇聚成一棵生机盎然的大树。同时,幼儿在攀爬、奔跑中体会着身体力量之美,在亲子阅读、故事表演等活动中学会情感表达,真正实现“以美健体、以美润德”。
未来,鄂州市第一幼儿园将继续探索美育与数字化时代接轨的路径,深化“美育+劳动”“美育+心理健康”的有机融合,依托“美育共同体”辐射经验,让更多幼儿享受有质量的美育。(刘艺萌)